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后,很多企业意识到人民币汇率弹性将有所增加,开始考虑管理汇率风险,银行和企业对远期结售汇、人民币对外币汇率掉期等避险工具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一家国有银行上海某支行国际业务科科长告诉《每日经济新闻》,以前银行推广远期结汇等避险工具,很多企业因为避险成本高,漠视人民币每日的小幅波动,宁愿承受汇率风险带来的损失;但是4日很多企业听说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了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反而急着找银行咨询避险工具。
由于签订远期结售汇协议、人民币对外币掉期协议等需要1-2周,暂时还无法看出此项业务量的明显变化,但估计即期结汇量近期上升会比较明显。
上述人士表示,去年7月汇改初期,该行的远期结售汇等避险业务量有所上升,但渐渐地避险业务量的增长势头开始裹足不前,原因是很多企业认为规避汇率风险的成本过高,而人民币每日波动幅度极小,汇改至今,累计波幅不过0.5%,不少企业侥幸地认为,人民币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剧烈波动,表示与其花5%的成本规避汇率风险,还不如自己承担风险,汇率损失远小于避险成本。
但是,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了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并改革了中间价的形成机制,很多企业认为人民币的波动会加大,不能再持侥幸心理了。上述人士表示,央行逐步推进汇改,希望国内企业能渐渐适应新的汇率制度,让企业有足够的时间学会规避汇率风险,但我国有不少外贸相关企业因为人民币波动甚微而并不采取任何避险措施,如今外汇市场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增大了人民币的弹性,反而有助于培养并增强企业的汇率避险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