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价格飙升背后的关键推动因素,是中国的工业化;另一个经济大国印度的崛起,也推动了对原材料的需求。目前的大宗商品需求旺盛是长期的,正常情况下会持续15到22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投资新项目、让供应赶上需求通常都需要很长时间。即便是农产品价格也可能受到刺激。随着全球人口的日益增加,不仅对食品的基本需求每年都在上升,对可作为替代能源原材料的作物的需求也在上升。
飙升的大宗商品价格,正向金融市场、全球经济、全球贸易和地缘政治发出震荡波。
随着每桶石油价格超过60美元,人们开始担心通胀率。能源使用效率也重新回到议事日程,寻找替代能源也日益受到关注。
对全球变暖的担忧,也更加推动了人们寻找替代能源的努力。这进而引发了核能角色的新一轮辩论。
乙醇被标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之一,正开始改变食糖和玉米市场的格局。
巴西是全球最大的产糖国,生产的糖类作物超过一半专门用于生产乙醇。这一趋势已促使食糖价格升至5年来的高位。
美国政府正鼓励汽车制造商生产既能使用汽油,也能使用混合燃料(包括乙醇)的汽车。这引发了一波新建乙醇工厂的投资浪潮,预计到2012年,美国的乙醇产量将增长差不多一倍,达75亿加仑。
油价上涨正在影响消费者选购汽车,燃油效率正成为关键的卖点。目前,柴油车是欧洲最畅销的汽车,因为柴油车比汽油车排放低,也更经济划算。但柴油汽车需要安装降低排放的铂制自动催化剂。因此,铂价已处于25年高位。
中国工业化是关键推动因素大宗商品价格飙升背后的关键推动因素,是中国的工业化。这一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原材料需求,比如炼钢用的铁矿石等。目前,中国的钢产量占全球四分之一。
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多数大宗商品的三大消耗国之一,许多情况下是最大的消耗国。
中国还在根据自身的原材料需要制定外交政策。中国已与资源丰富的国家建立了特殊关系,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和南非,还有苏丹和伊朗。
另一个经济大国印度的崛起,也推动了对原材料的需求。巴西和俄罗斯是资源丰富的国家,飙升的大宗商品需求让两国都受益,它们本身也开始消耗更多的原材料。
JP摩根全球货币、大宗商品和固定收益产品策略师约翰·诺曼德表示,中国占石油需求的8%,高于1990年的2.5%,但远低于美国的25%。中国对贱金属、铜、铝、镍和锌的需求占全球的20%。
诺曼德先生表示,印度占全球黄金首饰需求的四分之一。在农业方面,中国也是关键,占全球需求的25%,美国占28%,巴西和印度约占全球产量的8%至9%。
他表示,中印两国每生产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要比七大工业国消耗更多的大宗商品。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G7国家的大宗商品消耗强度已下降了三分之二。
基金管理集团Diapason Commodities Management合伙人斯蒂芬·弗罗贝尔表示,大宗商品需求旺盛始于1999年,当时石油价格从每桶10美元开始回升,而在签署限制央行抛售黄金的《央行黄金协议》后,金价也开始上扬。
大宗商品需求将长期旺盛“目前的大宗商品需求旺盛是长期的,正常情况下会持续15到22年,”弗罗贝尔先生表示。“之所以能持续这么长时间,是因为投资新项目、让供应赶上需求通常都需要很长时间。”
缺乏投资的问题在石油业最严重,主要石油企业的资本支出,远低于资本回报的增长。
“繁荣播下萧条的种子,而萧条又播下繁荣的种子,”弗罗贝尔先生表示。
当前的繁荣源于90年代,当时对新的资源项目投资不足,金融市场视采矿和能源行业为“旧经济”,认为它们的吸引力不如技术、媒体和电信行业。
“旧经济”翻身这种观点已经改变了。埃克森美孚现在是全球市值最大的企业,而这是微软在网络热潮时的头衔。投资银行正在雇佣、而非解雇能源、金属和软商品交易员。投资者正涌入该领域,以实现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并寻求更高回报。
诺曼德先生表示,过去4年,有700亿至1000亿美元投资进入了大宗商品市场。“在以往的大宗商品繁荣时期,没出现过这种资金流入,”他说。上世纪70年代,大宗商品市场还不十分成熟,当时还没有石油期货,交易主要是利用市场。
他估计,养老基金持有210亿美元的直接商品头寸。基金会和捐赠基金的1700亿美元资产中,有50亿美元在大宗商品市场,零售大宗商品基金在大宗商品上投资了240亿美元,美国零售大宗商品股本基金有约78亿美元投入黄金和自然资源,有85亿美元在能源股本基金上,还有约100亿美元在对冲基金上。
“这些持有的资产,仍与基金资产总额成比例,”诺曼德表示。
由于吸引了投资者这么多注意,各投资银行正在加强各自的大宗商品交易业务。一些银行曾在90年代末放弃了这些部门。
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宗商品交易是能源交易。石油交易员已成为华尔街最抢手的人才,他们的奖金也最丰厚。
“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更多投资者想投资大宗商品,以及更多可投资的产品,这些因素共同创造了这场完美风暴,”德意志银行大宗商品交易负责人凯文·罗杰斯表示。
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正促使更多企业管理它们的大宗商品头寸,这为金融中介创造了更多业务。
人们对大宗商品的兴趣上升,导致商品交易所交易量创下纪录。这些商交所在股市上市后,本身也成了人们热捧的投资对象。
中印商品交易所看好由于中国和印度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该地区已出现了大量新的大宗商品交易所。
印度国家商品及衍生品交易所董事总经理普拉南·拉维库玛表示,印度与中国的交易所有着巨大潜力。
最近,美国财政部长约翰·斯诺在访问印度期间,花了一个小时参观印度国家商品及衍生品交易所。
“在印度,大宗商品约占印度GDP的47%,而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通常是实物交易的15至20倍,眼下我们连实物交易量也没达到,所以我看到了巨大的增长潜力,”拉维库玛先生说道。
他表示,国家商品及衍生品交易所于2002年开业,平均日交易量约25亿美元。印度新法律将允许外资参与印度的大宗商品交易,他希望这一法律修改会提升交易量。他补充指出,亚洲的商品交易所正在全球交易量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
随着欧盟排放交易机制的实施,以及地方电力市场解除管制,新的交易所也在欧洲出现。
从事塑料、乙醇和钢材交易的新市场,正在拓宽大宗商品交易的覆盖范围。
大宗商品市场也容易受到丑闻的影响。2001年的安然事件导致北美电力市场急剧下跌。1996年,违规交易员滨中泰男曾试图垅断铜市。有报道称,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的一名交易员失踪,还出现了未授权交易,因此铜再次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去年秋季,最大的大宗商品经纪商之一瑞富财务崩溃,但市场经受住了冲击。由于这家美国经纪商不得不限制交易活动,交易员们报告的交易量小幅下跌。交易所高管表示,没有出现更严重的金后後果,表明对大宗商品市场的监管正在发挥作用。
世贸谈判可能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扬即便是农产品价格也可能受到刺激,而人们通常认为,农产品没有跟上当前的大宗商品热潮。随着全球人口的日益增加,不仅对食品的基本需求每年都在上升,对可作为替代能源原材料的作物的需求也在上升。
如果世贸组织有关削减农产品补贴的多哈回合谈判获得成功,则可能为更平衡的谷物、棉花和牲畜市场铺平道路。这进而可能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扬。
“多哈回合可能会正面推动农产品价格,它将减少某些地区的供应过剩,并为大宗商品提供更加真实的价格,”高盛大宗商品研究部门主管杰夫·柯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