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思路放眼全流通
日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要研究可全流通环境下的交易制度、并购重组、融资条件、衍生产品等制度创新。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表态表明管理层的眼光和思路已经在向全流通时代转变,随着股改的稳步推进,证券市场的各项制度创新有望逐步展开,新的投资环境有望形成。
交易制度:
多层次市场多样化规则
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认为,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多层次、多品种的证券市场有望形成,交易规则也将针对不同层次的市场和不同的品种变得更为多样化。例如,对权证、中小板可以实行T+0交易;针对大宗交易,可以设计一对一场外撮合交易以减小对市场的冲击;在代办股份转让市场,可以引进做市商制度等。
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李迅雷也认为,在全流通之后,市场的交易制度可以变得更为灵活多样,融资融券、T+0、不设涨跌停板等制度创新将具备更为成熟的市场环境。在实际操作中,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市场状况,有步骤地进行研究实施。
并购重组:
收购和回购将大行其道
杨成长表示,在全流通时代,收购兼并的现象会显著增加,制度创新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对并购重组的过程进行监管身上。
他说,过去由于存在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区别,并购重组遇到了不少障碍,尤其是二级市场上的收购非常少。全流通之后,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之间的价差将趋向消失,二级市场将成为并购重组活动的主渠道,尤其是在很多股票价格低企、并购价值凸现的情况下,要约收购、大股东回购等情况会显著增多。制度创新应着眼于对如何并购重组的过程进行监管,以防止市场操纵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融资:条件放宽方式创新
在谈到全流通环境下融资制度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时,李迅雷指出,以前在非全流通条件下,由于发行溢价程度较高,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公开发行。而在全流通环境下,私募、定向发行等融资方式会得到更多的运用,投行手段也将更加灵活,在海外市场经常运用的"绿鞋",即超额发售权等手段也将出现在我国证券市场中。
杨成长认为,融资制度的变化,首先会体现在对部分公司的政策倾斜上,率先实现全流通的公司将得到融资优先权;其次,融资条件可能会放宽,但对融资的审核和监管会加强,实行"宽进严出";第三,以权证方式或者分次方式进行融资成为可能,此前,长江电力已经通过了带有融资性质的权证方案,以后,上市公司还可以根据需要,实行一次申请额度,多次分批融资。
衍生产品:
权证先行股指期货适时推出
全流通环境下,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条件也将变得更加成熟。李迅雷认为,全流通之后,市场规模将得到有效扩大,指数编制也不再存在按照流通股或总股本计算的差异,这对开发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非常有利。目前,权证已经先行推出,相信股指期货等衍生品也将适时推出。
李迅雷指出,开发衍生产品,应当在市场更具有吸引力的时候进行,在市场资金匮乏时,开发衍生产品宜谨慎,以免对市场构成冲击。(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