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近日发布了“2005年中国企业竞争力监测报告”,尽管只看到有关新闻而尚未拜读报告全文,但其透出的结论性信息已让人为之一震。这个结论性信息是:在竞争力的比较上,上市公司总体不如非上市企业。
乍看上去,这个结论性信息很难令人接受,无论从公司治理结构还是融资便利,上市公司都有其得天独厚之处,何以会在竞争力上落伍于非上市企业?按照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金碚的解释,毛病恰恰出在我国上市公司没有将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努力放在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上。在我们这儿,企业上市实际上变成了获得某种融资特权,一旦企业获得了这个特权,有效利用资金的压力便大为减弱,因为它觉得以后再融得更多的资金“易如反掌”。而且,由于获得了更多的资金,企业的管理水平特别是高管的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公司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后对管理的高要求,企业的“软肋”便凸显了出来。许多上市公司虽然掌握了大量的资金,却缺乏有效利用资金的能力。于是乎,公司上市由企业竞争力的强化剂变成了企业竞争力的消失剂。“有钱反被有钱误”,此之谓也。至于有的企业把融资当成收入,甚至要为“借钱不用而干杯”,那更是与提高企业竞争力南其辕而北其辙了。
有钱了,竞争力反而下降了,这给了我们一个有力的警示。对我国上市公司制度和股票市场制度再进行重大改革,已刻不容缓。而改革前的“必修课”是,上市不是一种待遇,特别不是“圈钱的待遇”,公司股票上市成功是一种负债和责任,对股东的无限期回报和诚信信托的义务。倘若不能树立这样的理念并辅之以相应的制度保障,那么,“第一年绩优,第二年绩差,第三年ST”,这种现象可能成为一种常态。这种常态,显然是业内人士都不愿看到的。
令人欣慰的是,在上市公司融资办法的改革上,已露出了一点好的兆头。一是国资委正在组织力量研究制订《中央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并力争尽早出台实施。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特别强调,对每笔资产损失都要弄清事实,查明原因,认定责任。这对“仔花爷钱不心疼”,是个制约。二是证监会对再融资办法将作重大调整,推进发行市场化,强化价格对发行的约束和投资者对发行的约束。这对“不圈白不圈”,也是个制约。
慈不理财。在股改深入之时,打消人们对可能出现的“融资潮”的忧虑,“慈悲为怀”,必须彻底打掉。(诸葛立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