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中的北京,加油站的93号汽油价格还是稳稳地停在4.26元/升。这个价格从2005年7月23日零时起已经存在了七个多月,超过调价周期的历史纪录。发改委此前时隔最远的两次调价是在2004年8月25日到2005年3月23日,接近七个月。
但不调价并不意味着市场风平浪静。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在超过60美元/桶的高位上酝酿着第三个星期的上涨,而国内炼油厂已经产生数十亿亏损。
业内人士认为,发改委通常在每年的3月份都要进行一次价格调整。由此推测,北京加油站汽柴油的价格牌将很可能在三月份翻新,在创纪录的长时间“沉默”后爆发,以93号汽油价格为例,可能跃过5元/升大关,创造一个新的涨幅记录。据称,政府决策层的沉默将在两会后打破,届时将有一次大幅度的成品油价格上涨。一位中石化消息人士则说,国内成品油价格第一步的涨幅可能超过20%。
专家称,此次价格上涨可以看作目前热炒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一部分或“先遣队”,由于在新的定价机制中成品油价格将更积极地调整,眼前这个不调价的记录将来很难再被打破了,未来成品油的价格变动也将非常频繁。
但价格调整易,定价机制改革难。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在多方猜测中仍然“按兵不动”。发改委能源局人士此前告诉记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大事情,协调各利益群体成为改革的关键。中国石化副董事长王基铭在两会期间也坦言:“从政府来讲,一旦涨价,就要考虑到对消耗部门给予相应的优惠等因素,以作平衡,所以成品油的价格机制改革迟迟未推出。”
新方案呼之欲出
尽管政府方面还没有证实,市场传言已经描绘出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框架:成品油价格将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增加调价频率。
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认为,价格并轨是石油市场化建设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只有将中国市场的石油价格与全球价格体系衔接起来,中国市场才会融入全球供需体制,中国的需求才会形成“低谷效应”,全世界的石油才会源源不断地流向中国。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说,人为压低成品油价格表面上抑制了通货膨胀,实际上比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危害更大,它导致不合理的资源分配和经济过热,纵容能源浪费,通货膨胀假象还容易误导货币政策,增加金融风险。另外,中国人为压低的燃油价格对国际油价的影响不可忽视。
中石化副董事长王基铭说,总的趋势还是要调整、要放开,应该要早日理顺成品油价格机制。
中石化财务总监张家仁对改革方案的出台给予良好的预期,“希望改革方案出台后能扭转炼油行业在国内外价格倒挂情况下的巨额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