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遭遇空前贸易寒流的我国纺织服装业,纺织品的出口仍继续保持高增长率,但是随着原材料、劳动力、能源等生产成本的增加,许多纺织企业出现难以为继的局面。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2006年将是纺织行业的洗牌年,预计有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将被淘汰出局。尽管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都在大力倡导纺织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但是走“曲线救国”的“出口”途径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不走出去是等死,走出去是找死”的大量传闻下,2006年纺织企业将何去何从?
走出去:势在必行
“以后的贸易环境还得回到‘数量限制’,我们的企业要利用原产地规则,积极‘走出去’,以化解矛盾,规避风险。”商务部部长薄熙来针对纺织企业现状提出警醒。不言而喻,实现原产地多元化,规避贸易风险,纺织企业已经到非“走出去”不可的关口。
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出口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的矛盾日趋显现,盲目扩张、产能严重过剩现象大量存在;有数量、缺效益,有规模、缺品牌,有技术、缺创新,有一定的市场多元化、缺产地多元化等等。纺织服装出口以量取胜、以低价取胜成为引发贸易冲突的重要原因。
受人民币升值、电力短缺、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的影响,有专家认为,市场将出现新一轮企业重组浪潮。CIEN记者从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获悉,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规范治理贸易秩序将是摆在众多纺织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006年乃至整个“十一五”期间,中国纺织服装业将进入调整时期。
企业为何“走不出去”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指出,我国纺织业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都具有很高的比较优势,非常适合“走出去”。但现实情况却并不乐观:到目前为止,真正“走出去”的纺织企业并不多,即使“走出去”的企业,其区域市场仍有相当的局限,大多仍属“小打小闹”。
企业为何“走不出去”?从2005年的情况来看,尽管有更多的企业认识到走出去的重要性,特别是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山东等纺织发达省份企业加大了走出去的力度,尤其是民营企业开始成为“走出去”的主力军,但数量有限,水平不高,大多停留在境外加工的层次。
“走出去”仍处在初始阶段。“总体金额不多、单体项目不大、目的不明确、效益不很好”,对此,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给全国纺织企业“走出去”作出总体评价。同时认为,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来说,“走出去”最大的障碍是动力不足,只要有了认识,其他诸如人才、对国外环境的了解等技术困难都不难解决。再有,现在企业“走出去”还只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单打独斗,想取得成功仍十分困难。
乐土还是泥潭
就“走出去”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贸易争端这一问题,CIEN记者采访多位纺织业内专家,“忧心忡忡”成为他们普遍的态度:我国纺织品出口仍可能长期“四面受敌”,有些看似充满商机的“乐土”可能是布满危机的“泥潭”。
事实上,欧、美设置贸易壁垒的对象并非仅限于我国,东盟国家同样也可能遭遇来自发达国家的“阻击”。如今频遭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的中国,或许可能成为外贸快速增长的东盟国家未来的样本。我国纺织企业在海外寻求的“避风港”,其投资所在国必然将遭到欧、美等国反倾销等手段的指控。鞋类就是最好的例证,去年接受我国鞋业产业转移最多的越南也曾被欧盟委员会列为反倾销调查的对象。
与配额时代不同,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由过去的共同利益方变为利益冲突方,今后,发展中国家将越来越频繁地与我国发生贸易摩擦。广大中小发展中国家无法抵御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一旦我国纺织企业抢夺了东道国的出口市场或者挤垮了本土企业,其必然会采取实质行动制约我国纺织品的对外出口,以便于维护自身经济利益。
此外,由于东盟国家投资环境差异性大,东盟各国的投资体制、产业基础、配套条件和劳动力素质等各不相同,急于寻找出口新渠道的我国纺织企业很容易陷入“走出去易、站得稳难”的尴尬境地。
此间观察家认为,如果我国纺织企业不在产业升级和实施品牌战略上下工夫,而把精力放在“东躲西移”寻找生存空间,最后很可能是在不同的地点遭到同样的封杀。从长远看,中国纺织业的出路仍在于加快实现出口“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的转变,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转变,走高附加值和自主品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