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今日表示,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自2004年出现缩减以来,已经连续10年保持了“双缩减”。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介绍 “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情况,并答记者问。
张建龙介绍,为了掌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情况,我国每5年组织开展一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工作。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从2013年开始,历时2年多,组织了5000多名技术人员参与,综合运用了遥感、地理信息、全球定位和地面调查技术,获得了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的最新数据。
第五次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0%;沙化土地面积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93%;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30.0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12%。实际有效治理的沙化土地面积20.37万平方公里,占沙化土地面积的11.8%。
第五次监测结果与第四次监测(2009年)相比有明显好转,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的良好态势,具体主要有以下5个特点:
一是荒漠化和沙化面积持续减少。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262.37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61.16万平方公里,净减少12120平方公里,年均减少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由173.11万平方公里减少到172.12万平方公里,净减少9902平方公里,年均减少1980平方公里,与第四次监测期内的年均减少1717平方公里相比,减少的幅度有所增加,也就是前五年每年减少了沙化面积是1717,现在年均减少1980平方公里,明显减少速度在增加。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自2004年出现缩减以来,已经连续10年保持了“双缩减”。
二是荒漠化和沙化程度继续减轻。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呈现出由极重度向轻度转变的良好趋势。从荒漠化土地看,极重度减少2.83万平方公里,轻度增加8.36万平方公里,实际上危害程度在减轻;从沙化土地看,极重度减少7.48万平方公里,轻度增加4.19万平方公里。极重度荒漠化和极重度沙化土地分别减少5.03%和7.90%。
三是沙区植被状况进一步好转。2014年沙区的植被平均盖度为18.33%,增加了0.7个百分点。包括呼伦贝尔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等在内的东部沙区植被盖度增加了8.3个百分点,固碳能力也相应提高了8.5%。
四是区域风沙天气明显减少。我国东部沙区土壤风蚀状况呈减轻的趋势,土壤风蚀量下降了33%,地表释尘量下降了约37%,其中植被增加的贡献率为20%。沙尘天气明显减少,5年间平均每年出现沙尘天气9.4次,较上一个监测期减少了20.3%,也就是减少了五分之一。生活在北京,会觉得沙尘暴减少得更多。北京地区平均每年出现2次,过去5年平均每年5.4次,所以北京下降了63%,全国下降了20%,说明北京这个区域沙尘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五是林沙产业快速发展。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各地大力发展特色林沙产业,沙区经济林果面积已达540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5360万吨,占全国年产量的33.9%。林果业的发展带动了种植、加工和贮运等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沙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拳头产业。仅新疆林果种植面积已突破146万公顷,年产量达650万吨,年产值达450多亿元,农民人均林果业收入达1400多元,为农民的致富,特别是为贫困户的精准脱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