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傍晚5点多,南京中山码头江面上空出现了上千只老鹰。附近居民称,这么大量的老鹰聚集盘旋在江面上实属罕见。江苏观鸟会一名资深鸟友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大家看到的是一种名叫黑耳鸢的南京本地老鹰,这么数量的一次性聚集在他们行家看来,其实并不意外。一方面,南京黑耳鸢本来就不少,另外这个季节不排除某种乌鸦正好过境迁徙,与老鹰混在一起,造成如此壮观的视觉冲击。
壮观群鹰
上千只老鹰傍晚聚集南京江上
江中小岛居民家养的几十只鸡被叼光
当晚5点左右,有目击者向记者爆料称,中山码头出现了三五十只老鹰,在空中上下翻飞,尖锐的“唧唧唧”叫声像是集结号,不断招引着附近的同伴飞来。约20分钟后,聚集在此的老鹰达到上千只。远看像一群乱飞的蚊子,近看则如同翻滚的黑云。群鹰时而固定高度盘旋,时而昂头直冲而上;时而掠过江面,时而聚集在江滩上,尖厉的叫声响彻天空。
“在城市的江边,出现如此壮观的场景,十分难得。”目击全过程的这名市民说,天黑后,群鹰融入夜幕,肉眼无法观察。
昨天上午,扬子晚报记者来到中山码头江边,仍然可以看到不少老鹰在空中盘旋,不过相对分散,十几只二十几只一群,大约数百只,没有当晚市民们看到的上千只那么多。现场一位市民告诉记者,前晚看到的那些老鹰,在空中飞了20多分钟,多次集中俯冲而下,掠过江面,就像是一团黑龙卷风吹过来一样。“真是吓人,我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老鹰,太壮观了!”
老鹰的出现没有对人群造成什么影响,但在江中的一处名叫泉洲的小岛上,一位居民告诉记者,他养在岛上的几十只鸡一天就被这些老鹰叼个精光。“住了好几年,也有老鹰叼鸡的,但没有这次损失大。”
黑耳鸢
(学名:Milvus lineatus )是一种体型略大的猛禽,体长约65厘米,体羽深褐色,尾略显分叉,腿爪灰白色有黑爪尖,眼睛棕红色。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一般栖息于开阔的平原、草地、荒原和低山丘陵地带,也常在城郊、村庄、田野、港湾、湖泊上空活动,以小鸟、鼠类、蛇、蛙、野兔、鱼、蜥蜴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偶尔也吃家禽和腐尸,是大自然中的清道夫。
哪来的鹰
鸟友专家:这是南京地产黑耳鸢
它们喜欢栖息在河流附近,爱吃小动物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在现场目测这些老鹰,体长(头-尾)约在60至70厘米,羽毛多数是深褐色,有的是黑色;尾部多数看起来是平齐的,少部分略显分叉;翅膀上有白色的斑块,嘴部呈灰白色。
这些老鹰究竟是何品种,来自何方?江苏观鸟会资深鸟友“极乐鸟”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凭他长期观察鸟类的经验,这些在中山码头活动的老鹰大多是名叫黑耳鸢(yuān)的南京“本地户”。有十几年观鸟经验的“极乐鸟”描述的黑耳鸢,与记者现场看到老鹰模样几乎完全一致,他说黑耳鸢在南京比较多,聚集个几百几千只也是比较平常的。
南京农业大学的虞博士也认为,中山码头出现的这类老鹰应该属于南京地产老鹰黑耳鸢,它们喜欢栖息于河流及沿海的适宜环境,比如开阔的平原、草地、荒原及低山丘陵地带,在一些有水的城郊边缘地带也是常见的。虞博士介绍说,黑耳鸢以家养鸡类、小鸟、鼠、蛇以及蛙类的小型动物为食。
记者在网上也见到了黑耳鸢的简介,它属于鹰科齿鹰亚科鸟类,是一种体型略大的猛禽,体长约65厘米。广泛分布于亚洲北部至日本。除了以小鸟、鼠类、蛇、蛙、野兔、鱼、蜥蜴和昆虫等动物为食外,偶尔也吃家禽和腐尸,堪称大自然中的“清道夫”。
为何聚集
大群老鹰可能是鱼“浮头”招来的
这么大的规模其中或有乌鸦充数
江边一下子聚集这么多老鹰,又是什么原因呢?江苏观鸟会资深鸟友“极乐鸟”告诉记者,极有可能是老鹰们发现了新的食源,聚集于此捕食。这种说法也得到了南农大虞博士的支持。
“黑耳鸢在南京比较多,我们行里称这种鸟比较‘垃圾’,不仅因为它们经常以垃圾为食,还喜欢在比较脏的水域生活。不过,比较起来,它们还是更喜欢吃鱼。”“极乐鸟”称,黑耳鸢并不擅长捕食鱼类,但对于因为水中缺氧而浮在水面上半死不活的“浮头”鱼,它们倒是乐此不疲的,经常会聚集捕食。
“极乐鸟”推测,当天可能因天气原因(阴雨天闷,水中缺氧),靠近中山码头处有大量的鱼儿浮头,吸引了这些老鹰前来,并形成了如此大的群鹰聚集场面。“有部分老鹰会迁徙走,还有一部分会留下来,眼下天气还不算很冷,有上千只老鹰聚集完全有可能。”
“这种大量大体型鸟类聚集的视觉冲击,不排除另外一种原因,就是老鹰与乌鸦混杂在一起。”另一位专家告诉记者,这个季节还有体型与老鹰相差无几的乌鸦,比如大嘴乌鸦、小嘴乌鸦以及突鼻乌鸦等正好迁徙路过南京。“乌鸦与老鹰意外相逢,两者纠结在一起,造成了数量的陡增,又因为距离地面较远,市民仅凭眼睛观看无法精确区分,也就混淆为老鹰。”该专家称,这种情况也属于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