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快递实名作为国家行业标准正式开始施行。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规定,寄包裹除必须出示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外,快递单也须实名,且需先通过快递员检查验视。昨日,记者探访9处快递点,只有2处快递点的快递员明确要求记者出示有效证件;多位快递员表示,普通物品寄送无需出示身份证件。(6月5日新华网)
快递实名制,早在去年11月1日就已正式实行。然时至今日,依旧见效甚微,公众担忧隐私泄露,快递员害怕客户不配合,执行情况自然大打折扣、如此可见,所谓的快递实名制,无论初衷如何美好,实际操作中只会是形同虚设,规范制度“被架空”也是必然的结局。
从规范出台的时代背景出发,快递实名制是大势所趋。利用快递邮寄违禁品、毒品等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一次又一次地牵动着公众的神经。政府加强对快递行业的监管,是系列安全隐患频繁发生后的万众期待。安全事故的存在,极大地挫伤了快递行业安全生产体系。同时,快递包裹种类繁多、源头追溯复杂,致使相关部门介入调查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的语境里,快递实名制的应运而生必然有其合理性。
然从西安实施快递实名制,到《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作为国家行业标准正式启用,推进过程却是举步维艰,难见成效。究其原因,首要“痛疾”就是执行操作中的“软弱”状态。
记者探访过程中,9处快递点,只有2处快递点的快递员明确要求记者出示有效证件,多位快递员则表示普通物品寄送无需出示身份证件。立牌上标明的寄件时必须出示有效身份证件,不过是“装模作样”。寄送普通快递不但不用出示证件,对于寄件是否实名,快递员的回应也是“根本不需要”。《规范》明确至此,却遭受如此“冷遇”,不见成效自然也在意料之中。
这不得不让人质疑快递公司的执行能力,说白了还是利益高于规则。只要市民拒绝提供证件,快递员“一般也不太会坚持”。毕竟,没有哪家公司愿意白白断送市场份额,跟金钱和利益较劲。寄件市民拒绝提供个人信息,也并非无的放矢,故意不配合,实在是“心有余悸”。
公众拒绝提供个人信息,无非是对信息安全心存芥蒂。大数据时代,快递实名制或使个人信息的泄露情况进一步恶化。骚扰或诈骗的案例不断,加上快递行业的规范性较弱,市民担忧隐私安全自然也合乎情理。从逻辑上分析,公众所担心的风险问题,亦是快递实名制需要纳入考虑范畴的问题。
但坦白而言,这种普遍的“失信心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相关规范的推进。执行快递实名制,最关键还在于建立配套的信息安全规范,降低信息泄露风险,消除社会的担忧。公众要理解快递实名制的真正用意,配合规范实行的操作流程。
对企业而言,“要制定本企业实名收寄操作流程”。履行普遍公共安全义务,防止规范制度在落实环节“掉链子”,同时更要确保公众的个人信息绝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