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
3月起,一批经济领域新规正式施行,其中包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国家标准。规范将推动落实快递100%先验视后封箱、100%寄递实名制、100%X光机安检等制度保障。记者走访发现,福建省快递市场上并非完全合乎规范,不用身份证甚至用假名仍然可以邮寄快件。
推行快递实名制,将极大增强快递可追溯性和安全性,其好处不言而喻,然而,听上去不错的政策,为何到了落实阶段就问题百出?原因其实很简单——对寄件人而言,担心个人私隐泄露(这样的事情此前并非没有),不予配合;对快递公司而言,同行竞争、利益驱动之下,断不肯“认死理”,将客户拒之门外;对监管部门而言,虽不乏政策支持,甚至可严厉到吊销经营资格的地步,但正所谓法不责众,大多数都违反,奈之若何?
如此这般,便成就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尴尬局面。欲化解这样的矛盾,追根溯源,还得从“寄件人信息安全”这个关键节点下功夫。面对媒体质疑,福建省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管处有负责人言之凿凿,“邮件实名收寄系统”进行了严格的防泄密设计,可以确保用户身份信息安全。然而,鉴于普通人对技术细节无从了解,人们对这样的官方回应仍是将信将疑,趋利避害的本能之下,很多人寄件仍会选择非实名方式。
由此不难看出,在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未能得到有效保障之前,快递实名制只能是镜花水月,看上去很美。好在有地方省份已就此着手,拟研发推出更为严格的监督机制,拟通过信息化手段切实保障消费者的信息安全。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行业监管部门真能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并有足够的耐心去宣传推介,彻底打消老百姓的疑虑,想必快递实名制落实起来也没有现在这么难。试想,谁会对于自己有利的事情一再推三阻四呢?到那时,对于个别为贪图方便拒不守实名制规矩的快递公司,监管方再来严管重罚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