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仓库、一个系统、一套设备、一套人员,就可完成所有业务。上海海关在上海自贸区内推广“货物状态分类监管”业务,大幅降低了企业成本。上海海关昨天透露,今年以来,上海自贸区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改革试点运作票数已突破1万票,对应货值近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倍和3.8倍。上海自贸区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改革启动以来,已累计完成国内货物进出区1.2万票、货值近30亿元。
“原先我们从国外进口的奶粉,一部分进入保税仓库,一部分进入区外仓库,两条渠道都要运营,都要产生成本。”上海元初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影明表示,过去由于客户需求和成本管理等因素,涉及进出口的供应链企业基本上保税仓储和非保税仓储都会采用,这带来很大的负担——部分货物以保税货物状态储存,安排国内经销;部分货物通过口岸清关送至区外暂存库,直接配送销售渠道,让企业的运营成本很难压缩。
2014年11月,上海海关正式启动“货物状态分类监管”业务试点。2015年起,元初公司开始试点,取消了区外仓库,货物清关后可存储在保税仓库内,让保税货物与非保税货物在同一个屋檐下。此后,元初公司得以整合区内外仓库,有效节约运营成本,提升运转效能。这让企业利润实现了30%以上增长。
截至目前,上海海关已完成5批次企业联合验收,“货物状态分类监管”业务试点企业增加至35家。据介绍,保税货物与非保税货物毕竟性质不同,同在一个屋檐下,对监管构成了很大挑战。上海海关通过对试点企业软硬件的升级改造,可以实时掌控和动态核查企业货物进、出、转、存等情况,让两种状态的货物不仅“同仓”,还能“共管”,为进一步扩大试点夯实基础。
据透露,上海海关正在完善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信息化系统专用模块,指导企业加快系统建设,并联合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建设“保税区域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便利中小微企业参与“分类监管”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