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家“振兴老东北”,吉林谋求新发展,检验检疫面对新挑战。“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作为技术执法和服务外贸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吉林检验检疫局充分发挥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出台措施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走出以质量创新为核心的服务外贸发展新路径。
质量供给
吉林出口产品还较多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如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强化正面溢出效益。吉林局转变理念、探索路径,积极推动产业和产品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助力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拓展发展新空间。近年来,吉林局围绕重点产业,发挥检验检疫职能、信息和技术优势,帮助企业建立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一汽、北车等重点企业在国外建厂,设立产业园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为了让检验检疫部门的推动力落实到每一根“神经末梢”,吉林局在善作善成中把握节奏,深入实施“出口食品竞争力提升工程”、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建立出口示范区、开拓国际市场”三步走品牌发展战略,提升产业链质量和品牌发展水平,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内贸企业转型发展。同时,加快“互联网+”新兴业态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研究,及时跟踪跨境电商、“走出去”、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新兴业态发展,不断完善质量监管工作机制,科学高效地开展相关监管工作。
政策供给
吉林局在尽责尽力中把握大局、发挥职能。今年以来,主动对接全省9个市州政府,全面加强合作,出台针对延边州、吉林市、通化市等外贸发展的支持意见。6月,为落实国务院、质检总局关于振兴东北、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系列部署,吉林局制定了9个方面38条具体措施。12月,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吉林局在深化改革创新、支持开发开放、发挥技术优势、加强组织保障4个方面出台了25项实施意见,为吉林经济企稳向好发展付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今年,通过深入调研,吉林局提出了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检验检疫监管措施,围绕以技术中心为检验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化为手段,打造“互联网+检验检疫”模式;将检验检疫监管链条内伸外延,实施错位监管;深入实施检验检疫一体化,再造通关业务流程,大力实施“出口直放、进口直通”,通过“一通、一放”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这“六个一”,并提出11项具体改革措施。一年来,全省系统形成基本共识,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更加科学、规范、有效。
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探索以政策性条件引导、企业信用承诺、监管有效约束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创新中,激发吉林省外贸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全面梳理规范性文件,建立责任清单、权力清单,理清职责边界,破解简政放权“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简政放权接得住、企业享用到;通过完善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提升企业评级科学性,深化信用等级差异化管理,为守信企业提供更多便利,对失信企业实施严格监管。
技术供给
念好“服务经”,就必须打好“技术牌”。今年,吉林局一方面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和产业整体风险防控研究,支持企业提升应对国外技术贸易措施、加强产品创新能力;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区域性中心实验室、常规实验室三级网络,12月6日,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吉林局筹建“国家物种资源检疫鉴定重点实验室(吉林)”和“国家蜂病检测重点实验室(吉林)”。在做强自身的基础上,与政府、企业联手,按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整合为根基、以政府搭台为依托、以政策激励为保障”原则,加快布局构建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层次分明、协同发展的公共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网络,并将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项目融入到国家NQI建设当中。
12月的东北,冰封千里,在这极寒和风雪面前,吉林局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尽职履责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矢志不渝。
(纪 丹 张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