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北京海关获悉,截至2016年11月份,北京亦庄保税物流中心监管货运量由2012年的1.36万吨增长到7.25万吨,监管货值从2012年7.36亿美元增长到25.39亿美元。税收更是在2015年全国保税物流中心(B型)中跻身前五。
虽然已经入冬,但是每天人们都能在北京亦庄保税物流中心看到这样热火朝天的景象:一辆辆满载各类货物的卡车整齐地排列在卡口前依次准备刷卡进出;仅位于保税中心保税内的一处仓库中就堆放了数以万计的红酒,其他仓库更是林林总总地存放了服装、箱包、咖啡、饼干、红酒、汽车零配件、医疗器械、图书、建筑材料等各类保税货物;通过保税物流中心开展保税展示交易业务的企业内,各类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正以优惠的价格等待消费者选购……
2011年12月9日,北京亦庄保税物流中心通过中央四部委联合验收,正式封关运行。该中心由北京海关负责监管。中心设立之初,保税库的出租率在40%以下,实际使用面积一度低于15%。中心运营方为此愁坏了脑筋。在这种情况下,北京海关结合北京亦庄保税物流中心自身业务特色与政策优势,在“放管服”上下文章,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路。记者带您探访北京亦庄保税物流中心成立5年来的发展新路径。
出台便利措施 提效率降成本
在京津冀通关一体化背景下,北京海关与其他海关积极推动保税间货物流转采用非监管车辆实施运输,大大降低了企业在北京亦庄保税物流中心开展业务的物流成本;同时北京亦庄保税物流中心积极与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联动,形成保税货物流转常态化,截至2016年底累计已有330家企业在亦庄保税物流中心开展业务,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亦庄保税物流中心在服务企业上下功夫,逐渐完善了7×24小时服务进出区的“分送集报”等业务措施。作为全球显示领域优秀企业京东方公司生产线进出口部负责人张海宁表示:“京东方公司每天有大量的偏光片等货物从物流中心完成一日游,这项便利的措施解决了“加工贸易手册结转”、“内销”等大量问题,并且中心海关辅助信息系统已经实现了车辆进出区审核自动化,时效性大大加强,这种7×24小时不间断进出区服务,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不间断备料生产,大大提高了企业效率,降低了企业资金周转成本。”
拓展业务类型 优化营商环境
中心设立主要初衷是解决亦庄大型生产型企业加工贸易手册对接及进口货物保税仓储问题。北京海关以保税货物“一日游”(即进即出)和保税仓储为基础,在“管住”的基础上探索“管好”,逐渐开拓了7×24小时服务进出区的分送集报等特色业务,实现了监管业务“单一化”转型“多元化”。中心监管方式从初期的4种增加到23种,包括保税间货物、暂时进出口货物、修理物品、租赁贸易、捐赠物资等。服务企业的类型由区内注册企业辐射到各个类型企业包括跨国企业、生物医药企业、快速消费企业等多个种类,区内注册企业不断增加。中心运营方博大世通国际物流(北京)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建华高兴地介绍:“2015年以来随着第六、第七家区内企业的入驻,中心仓库逐渐一库难求”。
转型高附加值 服务百姓民生
成立五年来,北京海关不断拓展亦庄保税物流中心保税货物种类,进出中心的货物由开始围绕京东方集团上下游的“工业化”产品到近两年开始的服装、箱包、咖啡、饼干、红酒、汽车零配件、医疗器械、图书、建筑材料等,进出中心的货物种类逐渐丰富,几乎蕴含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其中也不乏一些闻名遐迩的“尖货”,如三星的电子产品及蔻驰、CK、日默瓦、新秀丽等名牌箱包。今年以来,亦庄保税物流中心业务呈现出税收大幅增长而货运量逐渐下降的趋势,以小见大的印证着地方经济逐渐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转向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报关单上也时常出现集成电路芯片、粒子加速器、生物医药反应酶等高科技产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关员称。
北京海关还主动做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复制推广工作,推动亦庄保税物流中心内企业在中心外开展保税展示交易业务。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保税物流监管科汪凯锋介绍:“目前通过亦庄保税物流中心开展保税展示交易业务的企业已经有2家,货物主要有红酒、食品等进口商品。”截止目前,亦庄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区的红酒总数已经超过250万瓶,吸引了丹麦哥本哈根皮草拍卖中心入区,设立了中国北方最大的皮草保税项目,亦庄保税物流中心也将升级成为北京新区的进口消费品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