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长江经济带港口物流区域合作联席会第二次会议暨2015高层论坛在南京召开,来自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的16个城市的政府主管部门领导、联席会成员单位高层领导、知名航运公司负责人汇聚一堂,围绕“航运中心建设”、“长江集装箱航运体系建设”、“港口物流区域合作”三大主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此次会议,长江沿线各地政府机构、港口企业以及船公司代表就“长江经济带、港航发展、区域合作”等关键词,谈港口、论航运、话合作,积极商讨在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下的港口合作共赢模式,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港口物流区域合作再上新台阶。
重庆港、武汉港、南京港分别代表上、中、下游港口企业,达飞、民生、中外运长航分别代表知名航运公司,围绕港口发展与航运体系建设作主题演讲。
长江沿线各地政府主管部门与港口企业围绕“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政府支持、政策配套及跨区域双边、多边合资合作等重要话题进行认真研讨和充分交流,共同谋划服务区域和流域经济发展良策,推动形成长江上、中、下游互动发展的崭新格局。
长江经济带物流成本降低的呼声,正在慢慢着陆。
1.
“联席会+高层论坛”硕果累累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规模总量最大、发展回旋余地最大的经济区域。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国家发改委确定长江经济带的范围包括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浙江和贵州9省2市。
长江经济带规划建设主要依托在于长江这条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长江水道是全球最大的内河航运通道,2014年完成货物通过量20.6亿吨、外贸货物吞吐量2.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300万TEU,均创历史新高。
这意味着长江经济带建设明确为国家战略,将给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具体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综合优势,坚持“软件”与“硬件”建设相结合,加快构建衔接顺畅、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二是随着铁路、水运等交通的无缝对接,中上游地区能够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同时通过技术的引进,促进内陆产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第三是通过发挥长三角地区的引领作用,大力建设江淮、两湖、成渝经济区等跨江联动的城市群,配套发展一批区域性大城市、卫星城市和中心集镇,形成多层次城市发展格局,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自2014年12月30日长江经济带港口物流区域合作联席会第一次会议成功举办以来,各成员单位加强互联互通与合资合作,以开放姿态推动共享共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大背景下,在各市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长江沿线16个城市交流互动频繁,“联席会+高层论坛”模式正成为长江流域各地政府与政府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展开交流探讨、共谋发展、共舞长江的重要平台。
2.
沿江港口谋求合作共赢
此次长江经济带港口物流区域合作联席会第二次会议暨2015高层论坛上,南京港集团总经理沈卫新说,目前正面临港口能力结构性过剩、刚性成本持续上升、环境监管日益严格等严峻考验,全国及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放缓。南京港通过调整港区功能,加大岸线资源利用效率,重点打造长江进口金属矿石、北煤南运以及南京以上沿江省份进口煤炭、进口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到长江沿线腹地的江海转运。此外,加大与长江中上游港口、航线的合作,“宜宾—南京—唐山(环渤海湾)、宜宾—南京—日本、韩国集装箱班轮航线已经开通,南京港、合肥港、马鞍山港、淮安港在内的南京区域港口群,与唐山港、宜宾港在物流发展规划、开辟班轮航线、跨区域业务等方面进行分工合作。”
武汉港务集团副总经理周正华认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作为国家战略,为沿江港口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让长江成为真正的黄金水道,单打独斗行不通,要通过资本、战略、港口等多方面合作,通过各港口统筹协调、配合铁水联运、公水联运系统化运营,为“北粮南运”、“西煤东运”等规模化运输打开新通道,降低大宗物资往来的成本。
南京市市长缪瑞林在会议上表示,希望联席会成员将国家战略转化为发展机遇,将政策环境转化为竞争优势,将开放合作转化为共赢局面。他认为,此次联席会第二次会议的召开,必将有力推动长江沿线省市多领域互利共赢务实合作,进一步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新格局。
缪瑞林表示,首先,要将国家战略转化为发展机遇。我国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对于开创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谋划经济发展新棋局意义重大,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抓住这难得机遇,努力在东中西部经济互动与产业转移中发掘市场机会,在上中下游交流与协作中寻找合作机会,在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衔接互动中拓展发展空间;其次,要将政策环境转化为竞争优势。近年来,交通运输部先后出台了推进港口转型升级指导意见等文件,希望大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禀赋,将有利的政策环境转化为港口发展新优势,放大政策效应,有效延长政策周期;最后,要将开放合作转化为共赢局面。长江经济带港口物流区域合作联席会是深化沿江港口互动合作、促进港口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加强互联互通、增进互利互信,不断创新合作新模式,创造合作新业绩。
事实上,长江经济带各区域正在快马加鞭,在物流建设方面不断亮相新动作。
3.
长江起点航运物流中心初见雏形
宜宾坐拥三江、辐射滇黔,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水运繁华之地。宜宾港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咽喉要道,是国家规划的长江6大重要枢纽港之一,承接了金沙江、岷江全流域的货物集散需求。
笔者了解到,宜宾港已经相继开通了宜宾-重庆-上海、宜宾-武汉-上海-台湾等国内、国际航线。通过这些航线的开通,西南腹地的矿产资源、农产品、化工产品等货物将源源不断的通过宜宾港送达世界各地。
宜宾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征宇介绍,宜宾港集装箱吞吐量以年均151%的速度增长,短短五年内已达到年集装箱吞吐量20万标箱的水平。
宜宾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宜宾正在全力打造长江起点航运物流中心,全面实现铁公水空联运互通,夯实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的综合立体交通条件。同时,在产业园区发展上,按照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执导思想,宜宾正加快完善提升沿江产业发展平台,构建三江六岸串珠式转型升级、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业园区。
4.
湖南打造重要区域性物流中心
日前,湖南省政府印发了《湖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提出,到2017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将湖南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区域性物流中心,使物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计划》明确湖南物流业发展三大任务,即“推进长株潭物流枢纽与物流节点建设,优化物流业发展区域布局”、“突出培育五大特色物流”和“加快实施六大物流工程”。
《计划》提出,力争到2017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左右,物流园区网络体系、布局更加合理,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现代物流运作方式不断发展,培育形成20个设施先进、功能完备、集聚集约发展的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建设3—5家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同时,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和物流服务品牌,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实现较快发展,重点支持建设100个重大物流项目。初步建成覆盖全省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全面推进物流技术设施标准化。
在推进长株潭物流枢纽与物流节点建设,优化物流业发展区域布局上,湖南将提升长株潭区域物流中心功能,突出国家区域物流结点城市、长沙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的地位,发挥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优势,提升国际化、高端化、智能化水平。其中,以长沙金霞物流园、湘潭荷塘物流园两个省级示范物流园区,以及湖南航空物流产业园、长沙高铁物流、湘潭一力公路港物流、株洲轨道交通物流、株洲芦淞服饰物流园为核心,打造中部地区物流高地;增强区域物流节点支撑能力,依托岳阳、衡阳、娄底国家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和郴州、怀化、常德、邵阳等国家三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发挥地区性中心城市的区位交通、产业和市场等优势,进一步完善物流通道、园区、口岸、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增强区域物流节点综合服务功能,形成与长株潭中心功能互补、相互呼应、联动发展的大物流发展格局;加强节点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物流综合服务能力,重点推动衡阳白沙洲物流园、郴州湘南国际物流园、怀化狮子岩物流园、娄底湘中国际物流园、岳阳城陵矶新港物流园、常德德山物流园等省级示范物流园建设,形成一批支撑区域物流集聚发展的载体平台。
《计划》提出突出培育五大特色物流,即电子商务物流、冷链物流、保税物流、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优势产业物流,明确加快实施六大物流工程,即多式联运工程、物流园区提升工程、产业联动发展工程、城乡物流配送工程、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工程、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5.
成都交通加速融入
作为历史上“南丝绸之路”的起点、“北丝绸之路”的货源供应地,成都曾经对古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10月15日,成都市对外发布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行动蓝图——全力打造“一门户一高地双中心”,也就是加快实现建设国家门户城市、国家内陆开放高地、西部经济中心和西部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
航空方面,成都规划建设了“一市两场”航空枢纽双节点,将继续拓展成都航空枢纽国际、国内航线,奠定中西部门户枢纽机场和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拓展对内对外客货运输功能,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拓展4小时航程的亚洲航线网络,加密10小时航程的洲际航线,开发10小时以上航程的跨洋洲际远程航线。到2020年,推动形成连接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主要城市的密集航线网络,构建至长江中游、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10大城市群枢纽机场的空中快线;全面覆盖“一带一路”6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区域枢纽机场,加快形成以成都为国内中转枢纽,至欧、美、澳、非、亚5大洲的客货直飞网络。
成都将加快建设国际区域铁路枢纽,积极推进出川铁路通道建设,加快建设国家高铁枢纽城市,完善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高铁交通骨架,贯通与国家高铁骨干网络的直接联系。到2020年,建成层次分明、功能互补、无缝衔接、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二环十射”铁路运输网,出川通道增加至15条,实现市域30分钟快铁交通圈,至重庆等周边城市1小时快铁交通圈,至西安、昆明、贵阳、兰州、武汉4小时快铁交通圈,至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8小时快铁交通圈。
成都将积极推动新一轮对外高铁通道的规划建设:一是建设时速350公里的成都至达州段,达州以远的线路走向根据渝西高铁具体走向确定,可形成至西安、至郑州、至武汉的时速350公里高铁新通道;二是建设时速350公里的天府新区经新机场、自贡至宜宾段,在宜宾衔接渝昆高铁,形成至昆明的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新通道;三是新建成都至西宁时速200公里铁路,确保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四是新建成都至格尔木铁路,经在建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联通新疆铁路网,加快形成通往西北和中亚的便捷通道。
成都将优化市域内和周边高速公路网,形成覆盖全域、畅接全省、辐射中西部、通达全国的“三环十三射”高速公路网络。到2020年,形成至重庆等周边城市3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至贵阳、昆明、西安、武汉8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至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地区20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
从成都出发,可利用成绵接绵广高速经广元快速连接甘肃和陕西,利用成德南接巴南高速经巴中快速连接陕西,利用成灌接都汶及汶茂松高速、利用成彭接成什绵及绵九高速经阿坝或九寨沟快速连接甘肃,建立起成都至西北、华北的高速公路通道;利用成渝高速、成安渝高速、成南接渝遂高速、新机场高速接成安渝高速或成渝高速等4条高速快速连接重庆,并经重庆形成至华中、华东的高速公路通道;利用成自泸高速、成渝接隆纳高速、成乐接乐宜高速等4条高速经泸州或宜宾快速连接贵州,并经贵州形成至广西、广东等华南地区出海高速公路通道;利用成雅接雅攀高速、成自泸接仁沐新高速或内自宜高速、成乐接乐西及西攀高速、双流机场第二高速等5条高速公路快速连接云南,建立起成都至云南的高速公路通道;利用成雅接雅康高速、成灌接都汶及汶马德高速等2条高速通道经康定或德格快速连接西藏,利用成灌接都汶及汶马阿高速经阿坝快速连接青海,形成成都至青藏高原高速通道。
未来成都的高速公路发展将以加强与“一带一路”及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城市间高速联系,以及加密成都平原经济区和市域各城市间高速互联互通为重点,加快推进全市对外高速公路和市域高速的延伸加密及提档升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