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琛 陈乃平
关键问题的解决要靠每一个面向企业的“神经末梢”。主动服务企业,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全面落实贸易通关便利化措施,让企业切身感受到质检为民的实效,这是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
山东黄岛检验检疫局借机借力、借题借势,充分调动一线干部职工积极性,让每一个面向企业的“神经末梢”深入一线,找准提升产品质量和促进贸易便利化的结合点,主动发挥职能优势,突出企业主体责任,激发内在持续改进动力,助推重点企业成品油出口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3年,该局检验出口汽油、柴油、燃料油、航空煤油等成品油共计127.76万吨、货值13.05亿美元,同比分别大幅增长233.77%和223.46%。在山东检验检疫系统出口法检商品生产企业中,青岛炼化公司列出口货值第一位。
深入调研 强化质量管理
深入一线调研,找准企业质量发展命脉,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黄岛局每一个“神经末梢”正在发挥着积极作用。
黄岛是我国成品油出口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口岸之一。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青岛炼化公司)是我国批准建设的第一个单系列千万吨级炼油项目。
炼化企业多投入、多产出、连续化大生产的工艺特点非常突出。黄岛局化矿处领导及一线人员主动深入企业,每一次都能了解到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每一次都能提出新建议。同时从企业质量管理体制机制入手,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口企业监督检查计划和详细工作方案,先后向企业提出体系建设、生产控制、人员培训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17个建议项,进一步引导企业将管理体系等现代管理手段与国企传统制度经验深度融合,全面发挥企业内在驱动力和积极性,助推企业主动提升自检自控能力和管理水平。
目前,青岛炼化公司已经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企业检验中心取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
严审细查 抢占国际市场
要让企业体会到,严格把关就是为企业最大的服务,黄岛局每一个“神经末梢”都有深刻的体会。
2013年,在企业炼化装置扩能技改、全面执行汽油、柴油升级标准的重要时期,该局组织精干力量全力支持油品质量升级,拓展新兴国际市场。主动搜集了15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品油产品质量要求,对所有出口产品质量指标进行全面审核确认,指导企业完善出口产品计划、技术、生产和销售部门的会签制度。同时加强检验检疫内部审单,对发现企业合同中检测标准不适当等问题及时通知企业进一步修改。
目前,青岛炼化公司已顺利出口符合欧V标准的车用柴油,航空煤油首次进入美国、日本市场,柴油首次进入斯里兰卡市场。
减负增效 提高竞争力
倾听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不仅要主动作为,而且要全力以赴。这是黄岛局每一个“神经末梢”的心声。
2013年,青岛炼化公司新增保税船用燃料油出口业务,但是因出口业务整体增加,储罐周转紧张,存在罐容不足等实际困难。了解这个情况后,在山东局检验监管处的指导下,黄岛局组织相关骨干人员探索建立了进口原油来料加工,再以保税方式复出口燃料油业务的检验鉴定新模式。在确保出口产品质量前提下,帮助企业减负增效,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截至目前,该企业已经出口保税船用燃料油8.7万吨、货值8687万美元。上述货物全部替代国外进口燃料油用于国际航线和远洋渔业船舶的供给,对提升山东口岸港口燃油补给能力和整体服务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量身订制 提高服务效能
落实贸易通关便利化措施,要真正让企业切身感受到检验检疫为民利民便民的实效。这是黄岛局每一个“神经末梢”的不懈追求。
出口成品油须批批检验鉴定并出具贸易结算的品质、重量证书,但同时装船交货期紧、货值高,通关延误直接影响企业效益。
该局发动每一个“神经末梢”积极倾听企业服务需求,主动量身订制贸易便利化措施。在坚持原有“5+2”、24小时预约工作制的同时,进一步探索“零待时”服务机制。制定《石油及石油产品检验监管工作流程管理规定》,进一步优化单证、报告、记录和样品传递的流程管理,确保报检、检验、鉴定、检测、放行各工作环节点到点对接,日前,出口成品油从企业报检到通关放行平均时间为3.7天,通关时间为历史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