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颖
在日益严峻的出口形式下,许多出口企业为争取订单,在没有了解出口国检验检疫要求的情况下,直到货物到达国外口岸清关时才发现需要相关的证书,出于贪图方便、节省成本等原因,加上假检验检疫证书的取得非常容易,就存在侥幸心理,企图使用假证蒙混过关。
如今,网络给制假者和使用者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不法分子打着“委托”和“代办”的幌子,使制假售假肆意妄为。个别不法机构和个人看到企业的这一需要,大肆制造、出售假冒检验检疫证书,从中牟利。假检验检疫证单的存在,扰乱了正常的进出口检验检疫秩序,对中国外贸信誉造成负面影响,引发对“中国制造”的信任危机。
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采取联网核查防假证等手段,开展了打击假证的专项行动。上海检验检疫局聚焦违法新动向,开展了打击伪造检验检疫证书专项行动。
握指成拳 专项行动
100余份伪造熏蒸消毒证书再次漂洋过海,来到了上海检验检疫局稽查人员的办案桌前,怎样逐步还原伪造检验检疫证书的事实经过,让这些假单证信息成为违法事实的有力证据?
翻开执法办案日历,查处伪造检验检疫单证的案件屡见不鲜,类似集中查处假单证的专项行动就有十余次。如何在查处假单证工作中有所突破,如何聚集各方面力量形成打击伪造检验检疫假证书违法行为的组合拳,答案就是“上下联动、握指成拳”。
上海检验检疫局通过对假证书线索进行初步分类,分别将违法线索移交到各机构办理,运用案件督办机制,开展联合稽查行动,发挥一线人员稽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上下联动、集中查处,对伪造检验检疫单证行为形成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
深入排查 果断出击
2012年下半年至今,浦江、浦东、吴淞检验检疫局先后收到移交办理的15批共计35张伪造检验检疫证书的线索,涉及证书为输往澳大利亚货物或包装的伪造熏蒸/消毒证书、兽医(卫生)证书、植物检疫证书,商品均为植物或植物产品,以及含有木质包装的商品。上海浦东检验检疫局突破原有调查办案模式,还成立以分管局长为组长,业务处室15人组成的“假证”专项稽查小组,兵分5路开展初期线索排摸工作。
这些伪造证书的发货人均未从正常渠道申请实施检验检疫处理,而是委托代理公司或直接联系制假人伪造相关证书,并寄往澳大利亚。澳方在发现证书涉嫌伪造后,对货物进行补熏蒸放行或退运处理,同时将伪造证书信息反馈给国家质检总局。
此类假证案件,较一般检验检疫行政处罚案件难度更大。当事人一般并非检验检疫部门的管理相对人,未在检验检疫部门注册登记,在案件调查的配合程度上存在欠缺。同时,案件线索多由外国官方反馈或举报获得,当检验检疫部门被动获知时已失去查处最佳时机,常有证据材料灭失、经办人员离职,甚至是法人主体变更或无法查找的情况,造成取证困难。
专项调查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重重阻碍,主动联系海关、港务、工商等部门,逐批核实出口货物信息,查找对外贸易相关方的地点和联系方式,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专项查处工作。
调查人员不仅深入排查,还通过普法教育,让涉案企业主动提供了2008年度至今的所有涉嫌伪造检验检疫证书的电子信息120条,经排查,其中有调查价值的信息12条,为进一步打击伪造检验检疫单证奠定基础。
截至目前,先后对查实的23个假证线索全部立案查处,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二)项的规定,对发货人或货代企业实施了行政处罚。
行刑衔接 协作执法
打击伪造检验检疫单证行为,仅仅依靠一线人员的严防死守还不够。只有控制住伪造检验检疫单证的源头,才能真正扼制违法行为。
近年来,上海检验检疫局积极建立“两法衔接”工作机制,前期联合公安机关共同办案,构建了“事前信息联动、事中锁定监控、事后共同惩处”的联合办案模式。在专项打击伪造检验检疫证单等问题上,作了许多有益尝试。稽查人员经过前期排查,缜密分析,初步确定了伪造检验检疫证单流向,通过“两法衔接”工作机制,移交各级公案部门9起,其中1起已正式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