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灵魂,“软件定义”是信息革命的新标志和新特征。软件是引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扩大软件出口是构建外贸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是“中国服务”品牌的重要组成。从2008年开始,商务部开始编写“中国软件出口发展报告”,至今已经十年。6月15日,商务部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上发布了《中国软件发展报告2016》,详细介绍了2015~2016年中国软件出口的基本情况,系统分析了中国软件出口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市场前景,并提出了未来提升软件出口竞争力的发展思路。
2017年中国软件出口虽面临全球政治局势动荡、贸易增速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持续等挑战,但仍面临许多有利因素。智能制造、网络经济、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新模式、新业不断涌现,将扩大全球软件市场需求。中国在新型全球化中更加积极可为,全球治理话语权不断提升,为软件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是全球软件市场将保持增长态势。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需求呈现逆经济周期的快速增长特征。智能制造、网络经济、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都将扩大全球软件市场需求。据Gartner预测,2017年全球软件服务支出达1.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1%。以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为标志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开启服务外包的新时期。预计到202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1.65万亿美元~1.8万亿美元,其中离岸服务外包规模约4500亿美元。从发展领域看,未来软件业的优势领域主要有数据库、支撑软件包、虚拟现实、WAP技术、基于神经系统的多媒体应用、实时和对安全性要求高的软件以及金融、财务软件和娱乐软件等。
二是软件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软件具有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值属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率逐步提高,经济社会各领域各类业务形态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推动下,软件有力支撑了分享经济发展,支撑了工业互联网、移动医疗、智慧交通等的快速发展。软件正在成为发展智能制造和促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持续转换的强劲引擎。
三是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成为企业转型升级新方向。互联网、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云计算成为新的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技术服务交付方式向以互联网为基础转变。据预测,2017年全球云计算行业规模将达1070亿美元,202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2630亿美元。大数据的发展将带来金融风险管控、智能控制、社交营销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变革,围绕大数据的汇集挖掘、处理分析、开发存储等新的外包服务将保持增长。智能制造发展将加速软件研发创新,个性化定制、网络智能制造等新的制造范式正在兴起。传统制造业正在朝着绿色低碳、网络智能、超常融合、共创分享的高端新型制造发展,围绕智能制造的软件产品和信息技术服务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四是“软件即服务”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趋势。依托云计算有效提高了软件服务提供商的效率,实现了交付模式创新。众包平台通过一对多的方式提高了服务规模效益。发包商和服务提供商之间更加注重利润分享、共享风险回报等新的合作方式。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由过去销售产品发展成与客户签订服务协议的方式,由一次性购买发展成年度订购的方式。
五是“互联网+制造”成为提升出口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3D打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制造正在推动制造方式改变,协同设计、个性化定制、电子商务等正在延伸拓展产业价值链;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带动软件业不断创新和变革,催生“互联网+制造”。“互联网+制造”提高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推进制造业的规模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服务型制造方式变革,软件业和制造业在不同领域广泛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产业组织和资源配置方式,将成为提升我国出口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六是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具备双向拓展空间。美欧日传统市场有望保持稳步增长。美国作为全球最大软件发包国发包规模占全球市场的55%以上。通过扎实推进中美投资协定(BIT)谈判,加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等都将为软件出口便利化创造有利条件。中国与欧盟、中东欧16国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将为对欧软件出口创造有利环境。“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前景更加广阔。“一带一路”沿线多数国家和地区信息化和工业化程度低,数字鸿沟巨大,为中国软件企业输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建立自主标准、自主品牌提供了机遇。海、陆、空、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数字信息共享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国际产能合作、装备合作不断发展,都将为软件出口市场带来巨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