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06万亿元,下降9%。其中出口总额1.23万亿元,较上月下降5.7%,这是外贸出口总额7个月以来首次出现环比下降。其中,多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滑明显。
10月份外贸出口总额7个月以来首次出现环比下降,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下降得最厉害,再一次证明了“人口红利”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基本结束,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再一次凸显,经济结构与发展必须转型升级的要求比任何时候都来得迫在眉睫。然而,左右着“中国制造”的出口市场走势,是劳动力成本上涨所形成的挤压效应,很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加工型企业迎来了“低利润”、“零利润”时期。这种态势在几年前就反复呈现出来,当时的中国企业虽说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并没有痛下决心改变“贴别人品牌、拿人家图纸、替人家生产”的生产模式,原因是当时国际市场并没有糟糕到今天这样,人们总是乐观地看待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优势仍在,一时半会儿不至于被别人所替代,而当东南亚一些国家以劳动力价格低廉挤压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利润空间时,这种在预料之中的“不利局面”以一种非常显眼的方式呈现出来。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滑明显,是中国经济结构在调整中“慢一拍”的具体反应。近年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喊声震天,可真正落实到产品升级、产业转型上来,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总是决心不大,动力不强,积极性不高,原因是固有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是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在没有新的出口产品替代的情况下,无论如何也不愿、不肯、不想将业以形成产业链条的加工出口产品进行转型升级,正是这种“安于现状”的侥幸心理,导致了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总是在“低成本竞争,低权益生产,低端化生存,定价话语权微弱,盈利能力低下”的恶性循环之中“苟且偷生”着。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在外贸结构中节节下滑正是成为主因,佐证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稍纵即逝,不及时并牢牢抓住就会被动。
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在中国外贸份额中出现下滑将不可避免,这倒逼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必须主动地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必须由低端制造业变为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规划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为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指明了方向,也为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创造了转型升级的巨大空间。只有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才能创造出属于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品企业的巨大商机和未来。对此,我们不必对眼下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滑明显而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