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某企业的一批7.5万美元的银杏叶提取物经由宁波口岸退运入境,原因为杀虫剂含量超标。据悉,今年上半年宁波口岸共入境5批植物提取物退货。
近5年来,我市植物提取物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宁波的特色出口商品之一,总出口额已由2009年的3996万美元增长至2013年的6140万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1%,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仑、奉化等地区,且数量逐年增加。我市今年上半年出口额达3187万美元,同比下降6.7%。业内专家认为,虽然我市植物提取物产业的发展达到了一定水平,但未来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
面临四大“拦路虎”
一是行业发展缺乏规范。植物提取物产品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食品、药品、保健食品或食品添加剂,目前不受我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及药品、保健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行业准入和制度约束较为缺乏,导致部分低价、低质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进而引发贸易摩擦。由于种类及品种细分繁杂,相关产品目前仅有推荐性外经贸行业标准,缺少相关的国家标准等强制性技术法规,企业出口产品多以合同中的质量条款作为交付依据,而欧洲、北美等主要出口市场相关的产品要求非常严格,我国企业缺少产品质量评判标准方面的话语权。据统计,2011年至今我市已有10批次出口植物提取物被退货,退货原因多为水分、有效物含量等产品品质技术指标。
二是资源保护刻不容缓。目前人工培育的植物原料在有效成分提取效果等指标上劣于野生原料,植物提取物行业对自然野生植物资源的消耗日益增加、速度加快,而我国人工种植业起步晚、规模小,种植技术和管理较为粗放,导致相关植物资源经济储量日益减少。受过度采伐等影响,我国资源量原本极为丰富的甘草生长面积及储量分别减少70%、80%,云南的红豆杉、甘肃的麻黄草等多种知名药用植物甚至已经濒危。资源日益减少导致原料价格飙升,进而影响企业经营,如我市某植物提取物生产企业反映千层塔提取物原料的价格已由2010的50元/千克升至2013年的270元/公斤,国内市场已形成“有价无市”的恶劣局面。
三是企业素质有待提高。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集中度低、企业综合素质普遍较低、产业竞争力弱,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占比不足3%,利润空间有限与企业“以价取胜”已形成恶性循环,产业总规模偏小、科技含量偏低使我植物提取物产品价格普遍低于国际市场(如银杏提取物的出口价不足国际均价的1/2)。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导致部分违规企业以次充好,存在高价银杏叶提取物中混入低价芦丁、石榴皮提取物中混入低质人工合成鞣花酸等违规现象,进而影响我市植物提取物产品出口形象。
四是贸易壁垒日渐升级。自2004年《欧盟传统草药注册指令》实施以来,欧盟、日韩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陆续跟进实施有效物质定量检查及重金属、农药残留等限量检查制度,近两年来相关认证全面加强。今年1-6月份,通过wto发布的涉及植物提取产品的tbt通报9起,同比增加50%。部分法规对我植物提取物产业影响深远,如英国从2014年4月30日起禁售未经许可的中草药成品,而至今我市乃至全国都没有中草药制品获得英国官方的许可,势必影响作为药物原料的植物提取物的出口前景。
企业须“强身打虎”
我市植物提取物产业的发展不仅要追快,更要求好。为此,建议相关企业强化自身,提升功力,促进植物提取物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提升市场竞争力。逐步摆脱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局面,提升深加工程度,扩展利润空间,延长产业链,积极借鉴国际最新法规、技术标准的产品要求组织生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利润水平。
二是原料要量质双保。合理规划利用天然植物资源,重视有效原料植物的增量培育,做到合理采收和繁育开发与保护并举。充分考量环境污染等影响,严格监控、检测原料、半成品、成品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关键品质指标。
三是攻坚克难促发展。研究并跟踪目标市场的技术贸易壁垒,实时掌握相关技术法规的制修订情况,严格控制源头污染,全面提升有效物质的分离纯化及对有害物质的检测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