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第六届中国疫苗行业峰会在长春拉开帷幕。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长春目前拥有全国疫苗品种63%以上,甲肝疫苗等6个品种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0%以上,疫苗产品出口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本届峰会是疫苗行业专家学者把脉行业发展、共享科研成果、加强行业交流合作的一次重要峰会,峰会期间,疫苗行业专家学者将以“全方位探寻人用及兽用疫苗产业新机遇”为主题,围绕疫苗市场与疾病趋势、疫苗质量控制与规范管理、加速新型疫苗开发与提高疫苗免疫效果等内容,举办26个专题论坛,全面解析行业热点、洞悉产业机遇、聚焦创新开发、提升产品质量、加强业内合作、促进技术转移。
“长春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人才和技术优势,疫苗产业初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试开发直至产业化的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长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云义说。
据李云义介绍,长春是全国疫苗的生产大市,也是我国最早生产疫苗的城市之一,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疫苗(cho乙肝疫苗)的中试生产基地就诞生在长春。
随后,主要从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管理工作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室主任刘大卫说,通过长时间的预防接种工作,以及居民自身预防意识的提高,我国的免疫规划预防接种率也逐渐提高,特别是儿童疫苗预防接种成为最大的受益人群。针对一些市民对进口疫苗与国产疫苗安全性的考虑,刘大卫介绍,无论是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来保证疫苗的安全和有效性,两者在异常反应发生水平上没有明显差别。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4日在京宣布,经世卫组织专家评估,中国疫苗国家监管体系达到或超过世卫组织按照国际标准运作的全部标准。
世卫组织要求,只有具备世卫组织认可的国家监管体系,该国生产的疫苗才能具备申报世卫组织预认证的基本资质,进而通过认证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机构列入疫苗采购清单。首次评估通过后3年内要进行再评估,以考核管理体系的稳定执行和可持续发展。
记者了解到,为保证疫苗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2011年3月,我国疫苗国家监管体系首次通过世卫组织评估。2013年10月,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乙脑疫苗成为我国首个通过世卫组织预认证的疫苗品种,并被列入联合国采购清单。今年4月,世卫组织对我国的疫苗国家监管体系再次评估,通过5天的全面考核和评估之后,我国的监管体系的7个板块都以高分通过世卫组织的专家组评估。
对于中国再次以高分通过评估,世卫组织专家组认为,中国已经具备成熟的疫苗监管体系和较高的监管水平,且监管能力在不断强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