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贸易协会副会长:
中韩经贸合作效应远超其他国家
郭丽琴
中国和韩国正在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贸联系是重要推手之一。
韩国经济发展已越来越依赖于对中国的出口。中国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这意味着,中韩双边经贸领域将会达成高度融合的统一大市场。在目前东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这也将是一件具有示范意义的大事。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相当多的渠道了解到,中韩自贸协定年内达成的可能性非常大。
中韩自贸区促利益最大化
仅从双边经贸投资数据来看,2013年,东北亚地区中,中韩双边经贸较快增长。而中日、日韩双边经贸却有不同程度下降。中韩在经济融合度、双边战略关系方面,有了更多利益汇聚点。
根据中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14年第一季度,韩国对华投资16.25亿美元,同比增长162.13%。日本对华投资12.09亿美元,同比下降47.18%。韩国对华投资已经超过日本对华投资。
据韩国海关统计,2013年韩国与中国双边贸易额为2289.2亿美元,增长6.4%。其中,韩国对中国出口1458.7亿美元,增长8.6%;自中国进口830.5亿美元,增长2.8%。韩方贸易顺差628.2亿美元,增长17.3%。
韩国经济发展也越来越依赖对中国的出口。
机电产品、光学医疗设备和化工产品是韩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2013年出口额分别为623.7亿美元、217.9亿美元和185.0亿美元,合计占韩国对中国出口总额的70.4%。其中,机电产品和化工产品分别增长19.4%和11.3%,光学医疗设备下降8.5%。
2013年韩国对中国出口的矿产品、纸张和贵金属及制品,出现较大降幅。
韩国贸易协会副会长、曾任韩国国家知识经济部第一副部长的安玹镐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首先,中韩自贸区的结果非常乐观。两国政府尤其是领导人对缔结的意愿是非常坚定的。“我本人也一直主张,中韩可以实现更高层面的合作。”
与亲美日的前总统李明博不同,韩国现任总统朴槿惠正努力走出一条中间的路线,即保持与中国的密切关系。
安玹镐也提到,中韩合作协同效应远超其他国家。在经济后发国家中,“韩国成为几乎唯一一个成功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安玹镐说。
在安玹镐看来,韩国不仅在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提升、研发、提高生产率以及产业自主化等方面能为中国提供诸多借鉴经验,在通过发展服务业来扩大内需与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方面,韩中两国之间也存在诸多合作与互补之处。
中日韩与中韩
在全球经济最为活跃的亚太地区,各种区域性自贸倡议风起云涌。
仅大型区域性协定,就包括TPP(跨太平洋[-0.31% 资金 研报]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刚刚提出的FTAAP(亚太自贸协定)的可行性研究,以及多年悬而未决的中日韩自贸谈判。
这几个协定之中,以“美式标准”的TPP进展的速度和深度最引人瞩目。从最近两轮的密集谈判来看,不论在新加坡还是在华盛顿,核心分歧仍然难以解决。而中日韩自贸谈判,虽然进行了长达7年由各自政府授权的可行性研究,但由于各种因素,启动过程依然曲折。
安玹镐曾对本报记者表示, TPP“缔结有很大的难度”。
韩国已经和美国建立了标准不低于TPP的美韩自贸协定。自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韩国在各个领域都做到了较大程度的开放,对于中韩自贸谈判的达成,韩国内部已经有了充分的基础。
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首任秘书长、韩国人申凤吉曾对本报记者描述说,韩国和美国签自贸协定的时候,韩国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农业以及少数工业行业的反对意见很大。但最终,依然克服阻力,和50多个国家签订了双边自贸区安排,并对韩国经济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赵忠秀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韩国加入TPP谈判,技术障碍不是问题,主要是战略考虑。韩国更多是在观望,或者多边下注。但无论如何,如果失去了中国这个大市场,韩国输不起。
“中日韩之间,经过测算,如果开启自贸区谈判,中韩两国彼此利益最大化程度最高,而日本一直面临加入美国主导的TPP的制约。”赵忠秀说。
中韩共识:东亚和平稳定
大国签署自贸协定,除了经济融合的利益最大化考虑,政治亲密度才是核心。
目前来看,在与日本相关的历史问题中,中韩在政治互信上也抵达一个相当好的时间点。
中国外交部本月1日的说法,颇为微妙:中韩都在大发展的关键阶段,对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高度共识,都希望地区保持和平稳定,两国合作潜力巨大。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陈琪对本报记者称,本次习近平主席出访韩国,经贸议题并非核心议题,主要还是为了应对目前的东亚战略环境。
他预测,中韩双方首脑可能会较为含蓄地提到历史问题,提到一些共同的历史回忆,并支持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一个明显信号是,针对日本的修宪问题,中韩双方都提出了批评。
“从大的经贸区域谈判来看,不论是TPP,还是中日韩自贸协定,相对进展,都是悬而未决,短期内无法达成一致。因此,这次会面,主要还是回应战略和政治需求。” 陈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