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商务厅7日发布的全省外贸一季度情况通报显示,得益于国际市场回暖、义乌“市场采购”试点成效明显等因素影响,一季度我省实现进出口总额738.7亿美元,同比增长5.8%。其中,出口528.6亿美元,同比增长11.7%。
良好的开局为实现今年全省外贸出口增长8%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但是专家指出,后期外贸发展的总体环境仍然严峻复杂,不确定性因素仍存在,需高度关注、更加努力。
国际市场有所好转
“今年的情况看来还不错。一季度我们的出口额大约增了10%。”最近这段时间,康奈集团副总裁周津淼脸上的笑容明显多了起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增的订单中,来自欧美的比例有了明显增长。”基于眼前的形势以及对海外营销部门采集的各类数据分析,康奈集团将今年的出口目标上调至3500万美元。
在周津淼看来,欧美订单的增多很大一部分源于当地消费市场的复苏。这一感觉与浙江省商务研究院院长张汉东相同。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前2月,我省对美国和欧盟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3%和20.1%,其中鞋类、服装等刚性需求产品增长都达到48.9%和32.5%,“在外贸产品中,食品、鞋帽和服装等刚性需求先于其他产品出现订单增加,可以视为国外的消费市场正在复苏的信号,经销商的库存基本上已经销售完,急着补货。”
快速增长的俄罗斯、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令浙江制造“走出去”的范围不断变宽变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我省对俄罗斯、非洲、拉美、东盟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幅均接近或超过30%。
“今年一季度,春风摩托在俄罗斯市场的增长率超过100%。”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向阳表示,未来公司将专门针对俄罗斯开发产品和加大市场投入。“南非、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都是我们深入开拓的领域。”
企业转型意识增强
尽管国际市场正逐步回暖,但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不断增加的国际贸易摩擦、不断高企的生产成本,转型升级已成为浙江企业的共识。“事实上,调整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确也是我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势在必行。”张汉东说。
研发更适合市场要求的产品也许是企业转型最便捷的方法之一。2012年,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根据美国以及欧盟的最新法规要求,研发了新一代全钢无内胎载重轮胎,充分满足商用客户对油耗、使用寿命、可反翻新性以及质量稳定等一系列苛刻要求。“从目前的试投放情况来看,这些新产品将有利拉动客户订单,成为2013年出口增量的主要来源。”中策橡胶董事长沈金荣说。
由OEM向自主品牌的转型,能够有效减少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消极影响。印度是世界上最大丝绸消费市场,但是去年印度大幅提高厂丝的进口关税后,中国丝绸行业对印度出口下降了30%。面对暴涨数倍的进口关税,浙江凯喜雅集团去年还是在印度市场实现了5%的份额增长。“这个5%来得很不容易。”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金根表示,取得这个成绩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开发新的产品种类,满足其更多的选择;另外一个则是加大“凯喜雅”、“金龙”等自主品牌的生丝、绸缎商品的出口。“出口自主品牌能大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现在我们的出口产品中,自主丝绸品牌商品份额已占到70%。”
供应链资源的整合,是外贸企业另一种更深层次的转型。3月15日,高端礼赠品在线交易平台——中国礼尚网正式开通。“贝发集团整合全国供应商高端质优商品,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供应商和服务者的利益。”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智铭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