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1月份的最后一天,赶在蛇年春节来临前夕,庆祝中国汽车年度出口突破百万辆的活动由中汽协主导召开了。
2012年,中国汽车出口突破了百万辆,达到105.6万辆,同比增长29.7%。其中,以巴西、俄罗斯为代表的“金砖”国家成为汽车出口的重点市场。经过10余年的飞速发展,我国汽车工业来到了向出口转型的节点,而此次出口首超100万辆将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尽管突破百万辆,但是对比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近2000万辆的规模,汽车出口所占比例仍然显得有点微不足道。出席庆祝活动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表示:“中国还不是汽车制造强国,汽车出口也处于初级阶段,未来仍应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出口水平。”
“热数据”还需“冷思考”
2012年是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微增长时代后的第二年,中国汽车产销已经连续两年不到5%的增长,但同期汽车出口却实现30%到50%的高增长,增速最高者吉利汽车竟实现164%的惊人一跃。虽然中国整车出口迈上百万辆的新台阶,达到105.6万辆,但这仍不算多,因为这一数字只能与泰国、土耳其这些国家相提并论,能否进入汽车出口前十强都是问题。
把中国数据与国外对比一下,我们就会发现问题。德国,2012年汽车生产量587万辆,其中77%的451.6万辆出口到海外;日本,去年前11个月仅丰田的出口量就高达189万辆,占全部产量的46%;韩国,2012年汽车出口量约在320万辆左右,占全部产量的70%;墨西哥,2012年前10个月汽车出口量198万辆;西班牙,2011年汽车出口量就已达212万辆,占比高达9成;英国,2012年共生产汽车158万辆,其中出口汽车约127.6万辆,约占81%。
可见,从汽车出口总量上看,中国的排名应列在德国、日本、韩国、墨西哥、美国、西班牙、英国等七国之后,法国和加拿大料也在中国之前,与泰国、土耳其不相上下,所以能否挤进前十强还真有点悬,需待各国去年出口数据明确后才能见分晓。
而从汽车出口比例上看,中国汽车出口总量仅占总产量的5.5%,虽照2010年的3%有大幅提升,但却仍然没有恢复到金融危机前2008年6.9%的水平。但即使是6.9%,与其他主要汽车生产国相比,都是少得可怜,西班牙、比利时高达90%,德国、墨西哥、英国在80%左右,韩国、法国、土耳其在70%左右,日本超过50%,连金砖四国的印度、巴西也都超过13%。虽然泰国出口总量与我国大体相当,但出口量所占比重却也高达42%。
同时,中国现在并且将来一段时间仍然会是一个汽车进口大于出口的外贸入超国家。按海关统计数据,2012年中国进口整车113万辆,出口整车99万辆,两者相抵,入超14万辆。据中汽协市场贸易委员会最新预测,2013年整车入超规模可能会扩大到15万辆。
“高技术”才是“硬实力”
近期,工信部、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鼓励汽车企业‘走出去’,把握时机开展跨国并购,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并完善全球生产和服务网络,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对于整车国际消费市场,与国内一样,同样存在消费升级,海外汽车消费包括中国车企主要目的国的汽车消费都在悄然升级,产品也有高端化的发展趋势。
科技创新是自主品牌车型高端化最有力支撑,所以创新也是迎接世界竞争的利器。前不久,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第五批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企业,早在6年前,一汽集团、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宇通客车已在列。在科技部发布第五批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前半个月,国家发改委主管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已经公布了第19批。
在支持企业出口方面,早在2006年,比亚迪、吉利、吉奥等自主品牌车企业都获准成为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国家从10个方面对整车产品出口给予政策支持。
如果认真研究过列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名单,不难会发现,在列企业绝大多数是自主品牌车企。创新是国家对自主品牌企业扶持的最佳切入点,外资企业始终不肯把最核心的技术放在中国,国家支持自主品牌车企也就无所非议,国家希冀自主品牌车型在海外市场上大展拳脚。
“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从数据中不难发现:轿车出口量增速最为明显,超过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占汽车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而越野车出口数量下滑。自主品牌仍是出口的主力军,占据绝大部分出口份额。奇瑞凭借17.4万的整车出口量,占据领头羊的位置。随着我国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许多企业在汽车出口方面从贸易型转向投资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深度合作的意愿和长期发展的态势,但能否真正走进去,仍是关键点。
中国的汽车出口肇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解放、东风为标志的卡车,受到俄罗斯为代表的东欧国家青睐,正所谓一时风起云涌,也导致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很多二手卡车被翻新或攒弄后,以新车名义卖出去,甚至连一张起码的俄文版操作说明都没用。
此外,出口的中国车企,往往陷入短视怪圈,不投资、不设厂,最多CKD(汽车以完全拆散的状态进口之后再组装成整车),结果数年前随着俄罗斯提高进口准入门槛和加大保护本土汽车工业,中国车企兵败俄罗斯,成为一个重要教训。2013年,中国的汽车出口仍会保持较高增长,但数量的背后缺乏必要的品牌意识,售后服务、法律法规、品牌塑造,都是支撑“走进去”的关键要素,董扬认为在未来的汽车出口中,要避免三种情况的发生。首先是片面追求数量,“投入太多却收不回来,引发资金流断裂,将会致使企业遭受损失。”其次是片面的合资,以及对当地法律的忽视。
同时,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也认为目前中国汽车品牌的出口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并且存在缺少核心技术、国际综合管理能力较弱、同质化和无序竞争、成本压力以及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等不足和困难。(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