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美贸易纷争

www.jctrans.com 2011-9-24 13:38:00 中国经济新闻网

导读:为摆脱金融危机对美国国内就业的冲击,奥巴马总统在今年2月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出“国家出口计划”,目标是今后五年出口增加一倍。然而,适度宽松的经济政策以及庞大的新能源计划,并没有给美国的经济带来预期效果。随着美国中期选举的日益临近,不少美国政客和学者一直对人民币汇率强行施压,希望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以挽救美国的贸易失衡。

  为摆脱金融危机对美国国内就业的冲击,奥巴马总统在今年2月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出“国家出口计划”,目标是今后五年出口增加一倍。然而,适度宽松的经济政策以及庞大的新能源计划,并没有给美国的经济带来预期效果。随着美国中期选举的日益临近,不少美国政客和学者一直对人民币汇率强行施压,希望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以挽救美国的贸易失衡。

  然而,这有点牵强附会。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影响国际经济不平衡的因素不仅仅只是汇率,还包括贸易双方的国内需求和经济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单纯依靠调整汇率并不能消除双边贸易的不平衡。

  当前的中美贸易失衡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国际贸易格局出现了哪些变化?汇率大战将给中美贸易带来哪些挑战和影响?未来中美经贸关系的走向又将如何?本期中国经济时报圆桌论坛将围绕这些话题展开深入分析和探讨。今天邀请到的嘉宾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长久、对外经贸大学中美经贸研究中心主任何伟文。欢迎各位! 

  中美贸易失衡由来已久

  中国经济时报:美国虽然现在是第一逆差大国,但在历史上曾长期高居世界头号顺差大国地位。对此,各位怎么看此次的中美贸易之争? 

  李长久:目前,中国对美国贸易有巨额贸易顺差是事实,但是,这么大的顺差,谁受益最多这个问题需要弄清楚。从中美贸易来看,中国贸易的主要结构特点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比如今年上半年,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83.3%。

  对于中美贸易,到底谁受益,我们以几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出口玩偶50亿个,其中45%出口到美国,比如著名的芭比娃娃玩具,原材料来自中东,在中国台湾地区加工成半成品,假发是日本的,然后在中国大陆进行组装成产品,在美国零售价为9.99美元,中国企业获得加工费0.35美元,而拥有该品牌的美国企业获得近8美元。再者,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出口电脑6.2亿台,出口美国的占30%,在这期间中国进口美国因特尔芯片等电脑零部件56亿美元。上海海关实地调查表明,中国生产的惠普笔记本电脑市场销售价为1000美元,美国在销售环节得到169.6美元,中国获得的加工费仅为30.3美元,只占每台电脑售价的3%。还有就是苹果公司开发的iPod,加州大学三位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每台售价是299美元,苹果公司没有生产线,但美国获得专利设计营销收入是163美元,零部件主要来自日本、菲律宾、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价格为133美元,其中日本东芝公司获得93.3美元,在中国组装,中国一共拿4美元,其中加工费用是3美元,约占每台售价的1%,但是根据原产地规则,中国向美国出口一台iPad,中国贸易顺差就增加150美元。这三个例子就说明中国对美国有很大的贸易顺差,而大部分利润却在美国。前商务部长薄熙来形象而准确地指出,“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

  隆国强:顺差表现为中国,实际上是整个东北亚地区对美的顺差。由于日、韩、台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将下游劳动密集环节转移到中国大陆的沿海地区,原来这些经济体直接对美出口形成的对美国的顺差,转换成了这些经济体对华的顺差,而中国大陆再对美出现巨额顺差。当然,利润也是由产业链上的所有投资者分享,不能说利润在美国。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是复杂的,除了上述顺差转移效应,还有中国与美国的垂直分工关系,中国在美国市场上相对于其他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美国在华市场上有竞争的一些产业活动通过在华投资进入了中国市场;美国对限制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出口;等等。

  何伟文:美国从1897年起出现贸易顺差,到1971年首次出现逆差。自那以后,除1973年和1975年外,已有37年出现贸易逆差,且规模巨大。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制造业在全球和本国总体经济中的地位相对下降。美国工业产量于1891年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一位,到20世纪70年代初达到顶点。那是顺差时代。此后传统制造业相对衰落,占GDP比重从高峰时的30%以上降到2009年的11%。且美国追求更高利润,发展金融和虚拟经济,物质产品日益转向进口,从而进入逆差时代。这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其具有全球性,并非只发生在中美之间。根本原因之二是对海外能源特别是原油的依赖越来越大。美国贸易逆差的最大部分来自原油,而不是中国。

  张燕生:全球经济失衡是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根源之一。关于全球经济失衡,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认为,美国与发展中国家间贸易与投资不均衡是失衡的根源,全球经济发展应当减少对美国消费者的依赖。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提出,目前危机根源在于全球经济失衡。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支出者和借款人,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储蓄者和贷款人,各应为全球经济失衡承担一半责任。

  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

  中国经济时报:当前的国际贸易格局出现了哪些变化呢?

  隆国强:国际贸易格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而逐渐改变。一是出现了全球产业价值链;二是全球产业价值链导致由国际投资带动国际贸易,令贸易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球经济增长的速度;三是产业内贸易成为推动全球贸易的主要力量;四是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持续提高。

  何伟文:目前的国际贸易格局表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垂直分工的总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总量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发达国家的普通制造业日益转向发展中国家,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和跨国经销、融资资源,获取更大利益并主导国际贸易;在以多哈回合难产为代表的全球多边自由贸易谈判困难重重的同时,各类区域性、双边性自由贸易安排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日益超出传统的贸易范畴,日益同投资和资本流动结合在一起。

  张燕生:全球贸易收支失衡的背后是产业结构失衡。自198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下降,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以及建筑业比重持续上升。尤其自2000年以来,美国对新兴技术领域创新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美国主要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下跌。同时,美国在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污染与废物管理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专利申请比重很低,技术储备及其产业化程度很不成熟。美国贸易政策的目标是增加出口和就业,同时与美国人的价值观、环境的可持续性和政治的兼容性保持一致。这不仅会加剧全球竞争态势,而且会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尤其在美、日、欧等国共同面对失业率居高不下、主权债务债台高筑的情况下,如何改善各自的财政状况,巩固经济复苏势头,甚为重要;同时着手结构性调整,努力构建支撑长期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一个严峻考验。

  李长久:法国《费加罗报》今年6月8日的一篇文章介绍,世界贸易组织认为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被高估一半。世界贸易组织正在研究目前的贸易统计改革问题,我们知道原来的统计规则都是以原产地为原则,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种统计方法已不能反映两国间的实际贸易情况,需要修改,所以世界贸易组织今年5月份在维也纳讨论世界贸易与统计改革的问题。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在巴黎经济学院讲话中指出,“今天我们对贸易关系所做的描述已经有所改变,重要的东西不是贸易的不平衡,而是要看价值中的增加部分。”现在的世界贸易实际上越来越少在国与国之间进行,而是越来越多地在参与同一世界生产链的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因此,认为中国以290美元向美国出口一台iPad平板电脑是不对的,因为这台平板电脑的生产附加值只有14.5美元。在大大有利于跨国公司和其他分散生产的互联网时代,“XX制造”的概念已经过时。由此,世界贸易组织得出一个结论:虽然中国2009年对美国贸易顺差有2200亿美元,但实际上仅为1100亿美元,这个很重要。

  “汇率战”打不得

  中国经济时报:目前,以美国为始作俑者的汇率大战将全面爆发,这将给中美贸易带来哪些挑战和影响呢?

  李长久:这次美国重点打压人民币,但是正如前面所述“顺差在中国,利益在美国”,美国没有理由以中国有贸易顺差来压人民币升值。我国的人民币政策是明确的:第一,坚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不动摇。但是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不等于升值,汇率要根据市场需求有升有降,如果迫使人民币升值超过我们的实际承受力,那么不仅对中国不利,对世界经济同样不利。因为目前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经大幅提高,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50%,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那么中国经济增速将大大放慢,对世界经济增长影响可想而知,因此这就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第二,今年以来,人民币已经升值接近3%,而我们的企业利润率仅在3%—5%之间,有的甚至更低。如果过度打击人民币的话,不仅打击中国企业,也将打击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因此无论是从全球还是从中美经贸关系来看,汇率战都打不得。

  隆国强:用汇率大战来形容,是媒体语言,一些国家确实希望本币贬值来促进出口,但还不至于出现汇率大战。在这种氛围下,人民币继续升值的空间更小了。因此,人民币汇率改革重在机制,真正实现对一篮子货币有效汇率的基本稳定。如果美元贬值,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相应地有所升值,但升值幅度将是有限的,因此,对出口企业的影响也将是有限的。出口企业对汇率升值的担心所造成的影响,比汇率升值幅度的直接影响还要大。

  何伟文:国际汇率大战已经开始,会否发展成全球汇率大战,主要看中国、欧洲、日本、巴西及亚洲一些国家政府同美国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内部的博弈,看最后有无避免它的意愿和能力。近来日元、欧元、巴西里亚尔、澳元、韩元等对美元急剧升值,目前上述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水平,非常接近美国汇率问题“大脑”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关于2010年根本性平衡的汇率水平报告的期望值,不难判断美国在其中的作用。具体说来,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国推动美元走低的结果,它同时力图给人民币造成更大的升值压力。但盖特纳否认会爆发全球汇率战,而日前闭幕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也承诺不打“货币战”,以稳定国际货币市场。不过,虽然达成了某种妥协,但美国将在局部达到自己的目的。

  对中美贸易关系的最大影响,首先是大大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多边压力;其次是大大增加了国际货币市场的不稳定性,给中美贸易和投资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再次是将恶化中美之间的经贸合作氛围。

  中美经贸关系互补互利

  中国经济时报:请各位展望一下未来的中美经贸关系?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缓解复杂的中美贸易摩擦?

  张燕生:当前,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美两国业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这种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已经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成为推动中美两国共同发展的强大动力,也对周边地区经济繁荣乃至世界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中美之间爆发了任何形式的贸易战和金融战,都将严重损害中国与美国的核心利益以及全球的共同利益。为此,全面加强中美两国之间的高层对话、各界沟通及民间交流十分重要。中美两国在人民币汇率、贸易不平衡、产业政策、企业的社会责任、环境资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只有增加沟通、搁置争端、先易后难、求同存异,才能真正开始构建两国的共同利益。任何一方对对方的无端指责与挤压,只能延缓甚至打断这种调整的步伐,最终会危及自身。正如孟子所说,“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只有这样,危机后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才可能顺利进行,中美两国的发展也才能顺利推进。

  隆国强:中美经贸关系是复杂的,也是互利的。尽管有贸易摩擦、汇率问题等,但总体而言,双边经贸关系还是健康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双边经贸发展,一是要充分发挥既有的双边机制,如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经贸混委会等,加强沟通,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二是加强民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双边企业的互利合作;三是加强舆论的客观引导,双方的媒体应该有责任感,发挥建设性作用;四是加强双边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推动多边贸易自由化取得新进展。

  何伟文:历史表明,最终决定中美经贸关系进程和结果的,往往不是华盛顿,而是经济贸易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中美两国各自在这一总格局下的位置及互补性。这点决定了中美经贸关系尽管问题不断、摩擦不断,但终将长期发展的总趋势。我们应当在战略上有充分信心。

  李长久:中国和美国,一个是发达的大市场,一个是发展中的潜在的大市场。中国GDP虽然已经成为全球第二,但是这只是总量上的。美国处于产业链的高端,中国依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中美之间的互补性是非常强的,所以美国向中国转移高科技的潜力非常大,特别是在能源方面的合作潜力非常大。如果能够发挥出互补性优势,进行互补互利的合作,不搞贸易战,不搞汇率战,这不仅对中美,对亚洲、对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都会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本文关键词:中美贸易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财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