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紧张仍难缓解

www.jctrans.com 2011-1-12 14:23:00 国际财经时报

  2010年12月,中国贸易顺差显著下降。分析人士认为,主要原因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了进口总量上升。他们还指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访美,此项数据并不能缓解中美两国在贸易不平衡方面的紧张关系。中国海关总署1月10号(星期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2月,中国贸易顺差大幅度缩减,降至130.8亿美元。11月份的贸易顺差将近230亿美元,10月份则超过270亿美元,是12月份的两倍以上。

  2010年12月,中国贸易顺差显著下降。分析人士认为,主要原因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了进口总量上升。他们还指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访美,此项数据并不能缓解中美两国在贸易不平衡方面的紧张关系。 

  中国海关总署1月10号(星期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2月,中国贸易顺差大幅度缩减,降至130.8亿美元。11月份的贸易顺差将近230亿美元,10月份则超过270亿美元,是12月份的两倍以上。12月的出口增长率从11月的34.7%降到17.9%。12月的进口增长率为25.6%,虽然也低于11月的37.7%的增长率,但明显高于出口增长。 

  据美国媒体,经济学家认为,虽然12月的顺差数字反映了中国国内需求的增加,但是贸易顺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向再平衡迈出了重要一步。 

  美国华盛顿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的中国经济学家菲利普·利维(PhilipLevy)说:“中国贸易模式的改变,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很多分析人士也谈到了这点,加工贸易减少了,更多的是转向传统贸易。第二个原因是价格的改变。” 

  他也表示,“这些贸易数据的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如果你进口的数量不变,但是价格有变化很大,看起来进口也会增长很多。我认为这是中国去年进口数量激增的主要原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而中国是重要的商品进口国。” 

  英国伦敦经济咨询公司资本经济的中国经济学家王秦伟也抱有同样的看法:“具体看这个数据的话,我们会发现,大部分进口增长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突出表现在铜、钢、矿石的价格上升。因此这种上升的原因可能是暂时的,不太能够长期保持。” 

  王秦伟还提到,根据资本经济经过季节调整后的数据,中国12月贸易顺差实际上与11月差不多持平。第四季度的顺差与第三季度相比高出了6%。 

  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7号公布的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第四季度,受到政府政策支持的大企业和国营企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上涨,然而小企业和集体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却低于上个季度。王秦伟认为,这一点也显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并没有出现大的改变。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下星期访问美国,有报道认为,在胡锦涛访美之前,中国出口数据下跌将有助于缓解美中之间的贸易摩擦。 

  但是,王秦伟指出:“值得关注的是,特别是与美国的顺差,根据我们的测算,与美国的顺差,过去12月一直保持高位。特别是12月实际上是增长而不是下跌的。这种顺差的持续高位会被国际社会更多关注,也会引发两国就世界经济再平衡进行讨论。” 

  资本经济的数据显示,虽然2010年中国整体贸易顺差比前一年有所下降,但是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却上涨了26%。资本经济认为,美中贸易不平衡在胡锦涛访问美国期间将会受到最多关注。 

  白宫说,美国总统奥巴马计划在胡锦涛访美期间将要求中国人民币以更快速度升值。另外,美国新国会表示,将再次就人民币升值问题展开新的立法行动。

  《华尔街日报》一篇文章说,过度关注美中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事实上将注意力从美国经济面临的更重要问题上转移。文章说,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经济学家的报告,美中贸易之间的不平衡由于传统的贸易计算方法而被夸大。 

  以iPhone为例,中国只是赚取了iPhone价值链上属于最后组装的6.5美元,但传统计算方法却按照iPhone的零售价格计算,将每台iPhone手机178.96美元的售价全部计算为中国的贸易顺差,使得iPhone系列产品给美国带来了巨额账面赤字。 

  美国企业研究所的专家利维说,虽然美中两国之间的贸易顺差不应该是美国经济政策的重点,但是从全球贸易平衡的角度来说,中国人民币确实被低估。 

  利维:“我认为,中国人民币确实被低估,对全球的经济结构调整也造成了问题,如果你看看布鲁塞尔公布的有关贸易战和货币的问题,所以这些担心还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有些人的做法又会产生误解,比如他们过份关注双边贸易的情况。对人民币的担忧有其真实的原因,但是我认为这不应该成为美国贸易政策的重点。” 

  最新的报道说,巴西财政部长吉多·曼特加再次警告,世界正在走向全面贸易战,中国和美国犯规严重。他还说,今年的20国集团会议应该将货币操纵列入议程。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