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了解到,在2014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经济体改专项小组第一次正式亮相。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重大改革的汇报》,提出了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七项重点任务,凸显出经济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意义。
为什么将经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打包”放在一个小组里?刘胜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之所以要进行经济结构转型,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对生态造成了破坏,所以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如果经济改革既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也自然就好了,“这两者在逻辑上是关联的”。
张卓元透露,三中全会文件起草时,经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都由中财办的同志负责执笔,这是两者被放在一个小组的原因之一。经济体改专项小组的主要成员,也由刘鹤在中财办的班底构成。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财办副主任、经济体改专项小组成员杨伟民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接受媒体采访。这是经济体改专项小组的一次重要公开展示。方案推出了一个“1+6”生态文明改革方面的组合拳。杨伟民表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涉及10方面整合,可能触及某些部门的利益和奶酪,由中财办作为牵头单位,可以协调各个部门之间不同的意见,最后达成共识,“该切就要切,该整就要整,有利于提高改革方案的质量”,杨伟民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杨伟民是刘鹤在中财办的副手,被外界视为中国经济政策“首席解读官”。在这场新闻发布会上,杨伟民还阐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总体设计思路,将之概括为16个字:理念先行、顶层设计、填补空白、整合统一。即先确定方案设计的理念高度,再制定改革框架。在制定过程中,经济体改专项小组以全局视野和协调功能,增强不同部门、机制间的统一性、整体性、协调性。这也被视为经济体改小组日常的工作方式。
“现在刘鹤的组长身份正式公开了,以后,他在参与政策制定上可能会更加名正言顺。”刘胜军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