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www.jctrans.com 2017-4-24 11:23:00 人民网-人民日报

导读:当前,经济全球化遇到波折,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一些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

  “一带一路”:驱散逆全球化阴霾的东风(人民观察)

  ——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

  记者张怡恬吴撼地

  《人民日报》( 2017年04月23日05版)

  当前,经济全球化遇到波折,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一些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经济全球化何去何从,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西方国家逆全球化思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发展下去会产生什么后果?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

  逆全球化的根本原因和诱发因素

  记者: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西方国家以民粹主义、保护主义等形式出现的逆全球化思潮使经济全球化上空笼罩着阴霾。这些国家出现逆全球化思潮的原因是什么?

  胡鞍钢:衡量经济全球化程度,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指标:世界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回顾近30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以2008年为分水岭,世界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由升转降,从1990年的31%上升至2008年的52%,而后降至2015年的45%,倒退回本世纪初的水平。这说明,逆全球化思潮出现的大背景是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期。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以及新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的新形势,长期以来支持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逐步筑高贸易和投资壁垒,导致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横生波折;其国内日益频繁地出现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现象,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可以说,世界经济低迷、发达国家发展停滞,是出现逆全球化思潮的根本原因。

  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另一方面,它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这些不足和问题,在世界经济繁荣期被掩盖,在世界经济下行期则明显地暴露出来,也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今天逆全球化思潮的出现。主要的诱发因素有三个:

  一是全球贫富差距拉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自由贸易的果实大部分被发达国家和大型跨国公司所享有。同时,一些国家内部利益分配不均衡、贫富差距悬殊,中小企业和社会中下层人群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利益较少,从而出现了反分配不公和反财富鸿沟的逆全球化思潮。

  二是失业问题凸显。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失业人口将新增340万人,总量超过2亿人。在现有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分工布局下,全球生产和外包体系已经建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这导致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制造业部门的失业工人增加。这些失业工人反对货物、人员、服务、资本自由流动,成为反全球化的主要群体。

  三是发达国家自身发展出了问题。发达国家把自身发展遇到的债务危机、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分裂等问题以及面临的难民危机、恐怖袭击等难题统统归咎于经济全球化,使得政治整体趋向保守、经济整体趋于内向,进而成为逆全球化思潮的主要发源地,并波及世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非但没有对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反而带头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殃及世界各国。全球治理面临“领导力赤字”,谁来继续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成为焦点问题。

  逆全球化会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不利冲击

  记者:无论是世界经济低迷、增长动力匮乏,还是您刚才讲到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存在的不足,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逆全球化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吗?会不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胡鞍钢:逆全球化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会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不利冲击。

  在百余年的世界现代经济发展史中,先后出现三次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推动了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发生在1870年至1913年。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经济总量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世界铁路长度从21万公里延长到110万公里,极大促进了国内与国际贸易。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经济全球化,之后又爆发了资本主义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经济遭到沉重打击。第二次经济全球化发生在1950年至1990年。二战后东西方两大阵营展开了两大市场内部的跨国分工与合作,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基础上建立了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一系列全球性机构,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复苏。1990年以来的第三次经济全球化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截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伴随第三次工业革命,广大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成为驱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世界经济和贸易迅猛发展。2008年以后世界进入了第三次经济全球化的第二阶段。一方面,人类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际交流合作前景广阔;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出现了1950年以来的第一次逆全球化。

  不难看出,历史上每一次经济全球化中断或出现逆流,都会带来经济和民生的倒退。这一次也不会例外。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制造出来的。它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当今世界经济迟迟走不出困境的根源是结构性矛盾,表现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旧动力日益减弱、新动力尚未形成;现行全球治理体系同深刻变化的世界经济格局不相适应;全球发展失衡的状况与世界大多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不相匹配。采取逆全球化措施不可能解决这些结构性矛盾,只会严重破坏世界自由贸易和投资体系的正常运转,侵蚀人类社会合作共赢的成果,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挑战。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保护主义政策如饮鸩止渴,看似短期内能缓解一国内部压力,但从长期看将给自身和世界经济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对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而言,逆全球化意味着双输或多输,是短视的、得不偿失的。

  “一带一路”建设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

  记者:经济全球化走到十字路口,世界经济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响应。“一带一路”建设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什么作用?

  胡鞍钢:当前,一些发达国家面临逆全球化浪潮的现实困境,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在引领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上承担更大责任。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转变为贡献者和引领者,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努力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一带一路”建设以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打通生产要素全球流动渠道,是中国引导经济全球化走向的实际行动。它努力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推动更加均衡、包容和普惠的经济全球化,为经济全球化打开新局面。其作用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提出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应秉持的核心理念和实施路径。“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应秉持的核心理念:合作共赢。它植根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合作共赢是其最鲜明的特色。它提出了“三个共同体”的新意识,即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三个共同体”的新意识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为基本原则,契合世界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要进步的真诚愿望和崇高追求。它提出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实施路径,促进各国实现联动增长、走向共同繁荣,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五通”成为21世纪联系亚非欧及世界各国的开放共赢的新合作模式。“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理念、命运共同体意识和“五通”实施路径,有助于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各个国家、各类人群。

  二是破解全球发展不平衡和不平等问题。经济全球化遇到波折,最直接的触发因素就是发展的不平衡和分配的不平等。“一带一路”建设基于所有参与国家和地区的互利互惠,创造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和利益分配更公平,推动经济全球化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的优势产能和高端装备制造走出去,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需求形成互补,不仅有利于创造有效供给,还能带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技术进步,推动世界经济实现新的平衡。过去,一些发展中国家因为缺乏科技、运输等条件没有被纳入全球价值链,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使这些发展中国家有机会搭上经济全球化的列车,参与到世界经济分工中来,提高工业化水平,并推动形成更高效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从而提升发展的公平性、有效性、协同性。“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参与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多个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形成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圈,实施多种形式的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形成自由贸易区网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提振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实现发展空间更平衡和收入分配更平等注入新的动力。

  三是推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当今世界,国际经济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全球产业布局正在深刻调整,全球金融市场仍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但全球治理体系、贸易投资规则以及全球金融治理机制变革明显滞后,机制封闭化、规则碎片化的问题十分突出,难以适应新需求、解决新问题。这严重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作用在减弱,而“一带一路”建设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中的作用不断上升。“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对现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补充与完善,致力于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发展政策充分沟通,促进贸易投资、市场准入、海关监管等方面的制度相互兼容,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提升产能合作的效率,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一带一路”建设让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中来,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继续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多边体制权威性和有效性,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通过支持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促进世界经济重新焕发活力,推动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

  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新引擎

  杨正位

  《人民日报》( 2017年04月23日05版)

  “一带一路”倡议立足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彰显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东方智慧,是促进人类共同繁荣进步的有效方案。它顺时应势、契合民望,提出3年多来应者云集,成为驱散逆全球化阴霾的强劲东风。

  传承丝绸之路精神,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新动能。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世界经济发展进步的方向。在2000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上,人们穿越沙漠、联结中欧,开辟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留下了早期全球化经贸往来的足迹。在当今信息时代,交通、通讯如此发达,经济全球化潮流更是势不可挡。然而,面对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孤立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经济全球化急需新的推动力。“一带一路”建设符合世界发展所需、顺应沿途人民所盼,成为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近几年来,在全球贸易不振的背景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继续增长。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巴、孟中印缅、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加快推进;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紧密关联、协同配合。中国同11个沿线国家签署自贸区协定,与56个沿线国家签署双边投资协定。这些务实合作举措,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持续健康发展。

  经贸与人文并进,站上和平与文明之路的新起点。“一带一路”建设全方位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既有经济贸易、金融投资、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的沟通,也有政策对接、文化旅游、文明对话等软件方面的沟通,以双向、立体、网络化的全方位大联通构造凝聚正能量的开放系统,形成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模式。“一带一路”建设让商品、人员、资金、信息流动起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和平发展。在中国的带动下,沿线国家广泛开展文明交流互鉴活动,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重大国际场合,文明交流话题明显增多;中国推行《“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丝绸书香工程”等文化项目扎实推进。人文与经济交相辉映,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开启新一轮对外开放,推动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丝绸之路是开放的大道。今天,我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开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更加注重统筹内外、更加注重均衡发展、更加注重补齐短板,让中西部地区由内陆成为开放的前沿;加快服务业开放步伐,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深层次改革、促进高水平发展。我国在开放中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战略对接,实质性推进互联互通。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瓜达尔港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或建成投产。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大胆探索商事制度改革,采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等新办法,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与范围。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带动国内装备、技术、标准、管理和服务走出去。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以自身高水平开放推动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公正合理。我国既是国际规则的遵循者、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和推进者。“一带一路”建设开展3年多来,成为向心力越来越强的国际合作平台、受欢迎度越来越高的全球公共产品。无论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还是构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都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极大丰富了全球治理理念。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积极主动参与建设的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达到145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沿线20多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增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中国还与沿线国家加强安全合作,共同管控各类风险,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弘义融利,探索多层面的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全球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共同繁荣,打造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合作共赢、平等互助的全球发展大事业,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新引擎。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发展战略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的公共产品(大家手笔)

  李向阳

  《人民日报》( 2017年04月23日05版)

  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的“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为实现世界和平、稳定、繁荣而提供的一项重要公共产品。在一些国家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特别是某些大国拒绝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背景下,由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向世界提供的这项制度性公共产品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作为中国新时期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建设为世界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中国逐步成为构建全球经济秩序的重要参与者,在自身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世界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遇。“一带一路”建设开启的新一轮对外开放,力度更大,程度更高。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相互配合,中国开放的空间从东南沿海扩展到中西部内陆地区;开放的对象从以发达国家为主扩展到世界各国;开放的内容从单纯适应国际贸易规则拓展到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为世界提供的发展机遇越大。

  作为一种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建设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开放主义,是经济全球化的助推器。在国际经济学中,多边主义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经济学家的一个基本共识是,如果一项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具备开放性特征,它就能加快多边主义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原有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大都有“进入门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某些发达国家不仅放弃了多边主义理念,也开始放弃开放的区域主义理念,转向双边主义或单边主义。这是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一带一路”建设则不同。作为一种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它植根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其开放性是其他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所无法比拟的。它不是排他性的合作机制,而是促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新途径,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有别于以规则为导向的其他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建设以发展为导向,着力破解“发展缺位”这一全球治理难题。“发展缺位”是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一大弊端,突出表现为其没有解决拥有世界80%以上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相比之下,以发展为导向的“一带一路”建设把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作为核心目标。“一带一路”参与国家众多且差异性较大,预设一个统一的合作机制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一带一路”建设始终从各国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行多元化的合作机制,致力于打造以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为基础的命运共同体。比如,它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优先领域,就是考虑到基础设施落后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瓶颈。在实践中,它既可以与各国的发展战略对接,又与现行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并行不悖、相互补充,有力地促进沿线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通过区域经济合作等途径提供全球公共产品是大国的责任,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某些大国认定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得不偿失,甚至抛弃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转向双边经贸合作,或者要求对已有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重新谈判。而“一带一路”建设彰显的正确义利观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这一义利观强调以义为先、义利结合,主张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平等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机会,有助于发挥各国现有比较优势,并促进其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深入发展。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一带一路,经济全球化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