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效果显现等三方面因素,是当前推动我国经济回暖的主要动力,未来的走势还要取决于经济自发增长的能力。由于大量固定收益的金融产品用来支撑长期建设,要加大风险防控的力度。”在近日举行的“2017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发言时如是说。
李稻葵认为,三方面因素助力经济回暖,首先是早前,由政府引导、市场自发调节的去产能措施开始发力,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改革带动了上游产品的价格回升。
其次,俄罗斯、巴西、南非等国家,2016年开始出现经济正增长,带动了贸易出口。尽管出口对中国经济贡献的比重在下降,从过去占GDP的30%降到目前的13%。
第三,房地产行业带动的产业链条增长,2016年房地产投资开发增速约6.5%,随着近期房地产政策的调整,预计2017年投资开发增速约2.5%,远低于GDP投资整体的增长。
“此轮经济回暖,有相当一部分是自身的周期性的影响,是否构成拐点还有待观察。”李稻葵表示,研判经济走势要注重对风险因素的把控。从美国方面看,减税、关税调节等给国际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从国内看,我国大量固定收益的金融产品用来支撑长期建设,如何稳定经营、把控风险值得关注。
李稻葵还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激发经济自发增长的能力有待提升。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8.1%,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占20%的增长,以政府引导为主。如何激发民间投资的热情,有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