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艺
6.5%-7%,这是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的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预期目标。这样的设定方式引来不少关注,原因在于,这是中国政府首次用区间的形式确定年度经济增长目标。
之前,中国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多以“左右”或“点位”形式呈现,有统计显示,自1999年以来,除2000年至2002年没有明确提出年度增速,以及2012年提出7.5%的明确目标之外,“左右”的表述在17年间使用次数达13次之多。如此看来,今年“6.5%-7%”的目标划定的新方式,确实很新鲜。
在此新方式背后,折射出一种新思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也就是说,未来五年经济增长的最低速度是6.5%,于是,有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6.5%的下限。
与此同时,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不能超过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不能打乱稳就业政策的既有节奏,更不能造成财政政策的失衡、或者把货币政策的调整额度提前消耗殆尽,这就需要经济增长速度不可过快,7%的上限正合适。
这样的思维前所未有,为宏观经济腾出了更灵活的调控空间,体现了创新政府调控的新思路。正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考虑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考虑了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考虑了诸多因素的区间目标,更有张力,更有弹性,也更具操作性。
如今,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不少,例如,实体经济不景气,去产能、去杠杆压力较大,制造业亏损规模大,经济结构调整面临挑战,国际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等。困难面前,更需要经济增长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寻求平衡,需要中国经济发展、政府宏观调控的新思维。
令人欣慰的是,求新之船已然开始扬帆。例如,“简政放权”一词又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去年总理提出“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政府有权不能任性”,引起大家共鸣。今年总理又提出,“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出自《后汉书》的“简除烦疴,禁察非法”将在此非常时期体现新价值;又如,从2012年开始试点的营改增将在今年5月1日扩围至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多个行业,营改增的全面实施意味着中国将建立先进的增值税制度……不仅如此,政府工作报告还首次提到“新经济”,接下来,产业结构将加码转型,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加紧培育,新的发展模式将逐步解放旧的生产力。
在新常态下,不论是经济增长目标的表述变化,还是多项政策的翻新,抑或“新经济”一词跃然纸上,都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政府宏观调控的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