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新年伊始,中国A股市场出现大跌行情,触发熔断机制。同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大跌,市场悲观情绪渐起。
然而,在不少西方经济学家和主流媒体看来,中国股市波动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无须过于恐慌。市场应回归中国经济基本面,充分评估中国政府的改革红利,洞察新经济蕴含的新动能和新机遇,以便作出理性反应。
短期涨跌无碍经济基本面
美国金瑞基金首席投资官布伦丹·埃亨表示,导致中国股市大跌的因素包括,低于预期的制造业指数、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大幅走低及大股东减持禁令即将到期等等,这些短期因素如果单独发力,并不会对市场造成太大冲击,但综合在一起就导致了意料之外的恐慌。
埃亨认为,对中国股市来说,熔断机制尚属新事物,监管者、投资者都还需要时间去适应,市场波动在所难免。长期来看,该机制设计的初衷在于降低市场恐慌情绪,减少市场剧烈波动。今后,监管者需结合中国国情,在日常运行中逐步完善该机制。
新经济亮点有待市场发现
日本丸红综合商社市场业务部中国组负责人成玉麟告诉记者,中国政府大力支持新经济形态发展,使得中国经济呈现出诸多新亮点,市场显然未能充分发现、洞察、消化这些因素。他认为,放眼未来,中国新经济预计将发挥增长稳定器的作用,进而利好资本市场表现。
宏观经济咨询机构凯投宏观经济学家朱利安·埃旺-普里查德认为,在最新发布的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中,出口订单指标比指数本身下滑幅度更大,可见中国工业下滑显然因为外部需求疲软;同时,服务业指标达到了16个月以来最高点,这反映出中国内需维持稳定。
稳中求进方能赢在明天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尽管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不佳,中国经济面临减速压力,然而中国经济再平衡正在稳中求进,预计市场会逐渐稳定下来。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弗兰齐斯卡·奥恩佐格对记者说,中国经济中的服务业正在勃兴,工业占中国GDP比重正在下降,而服务业所占比重却不断上升。
法国《回声报》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恰恰说明改革的必要性。应当看到,本届政府正视问题所在,深究症结根源,不断提高供给侧改革的针对性,通过推出“互联网+”战略,推广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新模式等新政策,搞活内外市场,打通市场梗阻,提升供求匹配效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这些都为外界长期看好中国经济提供了坚实基础。
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体现中间价更市场化
■剖析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连续第8个交易日走低,其背后隐含的政策意图引发了一些市场猜测。中国人民银行官网7日刊发文章说,8月11日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更加市场化。近日由于美元走强,做市商参考上日收盘汇率和一篮子货币走势提供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倾向贬值方向,使得最终形成的中间价呈现了一定贬值态势。
文章表示,未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将继续按照完善后的报价机制进行调节,更多发挥市场汇率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对一篮子货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