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已满半年,北京市环境保护局9月1日通报称,在今年3月至8月的大气专项执法周中,环保部门共对615家环境违法单位开出“罚单”,处罚金额累计超过1300万元人民币。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自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初步测算,条例中设定的处罚条款基本都高于治理成本,特别是对恶意违法、多次违法加大处罚力度,规定“加倍处罚”和“上不封顶”的处罚条款。
有例可循后,北京于同月建立大气污染防治执法周制度,根据季节特点、气象条件和污染规律,针对不同行业的流动源,将每月的第一周定为专项执法周,从严查处和打击排污企业的违法行为,持续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执法高压态势。
数据显示,在今年3月至8月的执法周中,北京各级环保部门以燃煤锅炉、家具制造、汽修、餐饮等行业为重点,共检查各类污染源单位9000余家次,立案处罚环境违法单位615家,处罚金额累计超过1300万元。
经统计,在立案处罚的环境违法单位中,餐饮、住宿、洗浴等服务业类企业占比最高,其次是家具制造企业、锅炉使用单位、汽修和汽车制造企业等。具体环境违法行为中,“无废气治理设施或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占比过半,共有330余家企业因此受罚。
在今年9月的大气专项执法周中,北京环保和城管部门将重点整治印刷和干洗行业废气排放、工地扬尘、露天烧烤等,还将检查监测水泥厂及重点污染源单位的自动监控数据,查处数据造假违法行为。
高限处罚、翻倍处罚……半年来,北京对环境违法的处罚力度明显加大。今年1月至7月间,北京环保系统共检查各类污染源单位3.7万余家次,立案处罚环境违法行为1456起,处罚金额4194.96万元。其中,大气环境类违法行为立案处罚916起,处罚金额2038.5万元。
据北京市环境监察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至7月间,北京在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中,单笔平均处罚金额由去年的1.19万元提高至今年的2.23万元,增长了88%。违法成本的提高也使得违法企业的整改速度明显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