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韩国经济“独善其身”有秘密

www.jctrans.com 2014-6-9 10:50:00 国际经融报

导读:为什么韩国企业变得如此强大?文宇植认为,一方面是因为韩国企业赶上了“好时候”。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韩国跨国企业若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变得更加国际化。近几年,韩国企业在科技创新及研发领域投入巨大,摆脱了之前依靠技术引进和低廉劳动力成本参与国际竞争的格局。

  为什么韩国企业变得如此强大?文宇植认为,一方面是因为韩国企业赶上了“好时候”。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韩国跨国企业若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变得更加国际化。近几年,韩国企业在科技创新及研发领域投入巨大,摆脱了之前依靠技术引进和低廉劳动力成本参与国际竞争的格局

  而在另一方面,文宇植认为韩国企业的成功得益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改革

  2013年,全球新兴市场国家经历了如同过山车一般起伏跌宕的行情。2013年5月22日,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释放信号,称“可能会改变购债的步伐”,市场普遍预期美国即将退出持续四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

  此举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从去年5月份开始,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十年期国债利率突然飙升,并且居高不下,与此同时,其本国货币却遭遇了持续的贬值。

  此前四年,美联储连续推出三轮QE政策,为市场注入了充足的流动性。这些流动性大部分流向了全球各地,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而一旦美联储决定退出QE,随着利率和汇率的不断上升,资本会回流美国。

  为了应对外逃的资金,新兴国家不得不持续加息以应对货币危机。资料显示,从去年5月份市场预期美国退出QE到今年1月,巴西央行七次加息,将其基准利率提高到10.5%。与此同时,巴西雷亚尔兑美元汇率从2.0贬值到2.4。

  在这场外资大撤离的危机中,韩国经济的表现却令人意外,展现出与其他国家不一样景象:2013年,韩国的经常账户盈余保持上涨势头,全年的顺差达到历史高点707.3亿美元。

  事实上,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韩国国内经济一直表现亮眼。不仅出口额不降反增,三星等大企业也在全球站稳了脚跟,今年韩国政府更是宣布GDP增长速度为4%……外界不禁好奇,这几年韩国经济究竟发生了什么“奇迹”?

  为此,记者在“2014上海论坛”的间隙,采访了韩国央行(BOK)货币委员会委员文宇植(Moon Woo-sik)。面对这个问题,文宇植显得非常谦虚,他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自己并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但他依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新兴国家要保持稳定的经济,特别是保持经常项目的顺差优势,这能帮助你免于被外国的投机者攻击”。

  金融危机“得与失”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东亚,韩国国内经济也遭受沉重打击。不仅韩元大幅贬值50%,韩国股市市值更是暴跌70%。同时,韩国的外汇储备锐减至40亿美元,多家大型企业和银行倒闭。

  时间过去十年,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袭时,文宇植评价韩国的表现比上一次好得太多。“2008年,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出口都在萎缩。但韩国是个例外,韩国的企业反而变得更有全球竞争力。”文宇植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确实如此。2008年第四季度韩国GDP增长与前一个季度相比下降5.1%,但是2009年一季度经济便出现回升,其后一直保持增长态势。2009年全年韩国经济增长0.2%。在经合组织成员中,韩国是除澳大利亚之外第一个走出金融危机的国家。

  在文宇植看来,韩国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半导体、液晶电视、手机等高科技行业出口额的大幅增加。2009年,韩国主要财阀企业—三星电子的销售额达创纪录的1168亿美元,已经超过德国的西门子和美国的摩托罗拉,成为世界IT、家电领域的最大企业。

  为什么韩国企业变得如此强大?文宇植认为,一方面是因为韩国企业赶上了“好时候”。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韩国跨国企业若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变得更加国际化。近几年,韩国企业在科技创新及研发领域投入巨大,摆脱了之前依靠技术引进和低廉劳动力成本参与国际竞争的格局。

  而在另一方面,文宇植认为韩国企业的成功得益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改革。“1997年的时候,我们也经历了非常痛苦的重建。”文宇植感慨。

  1997年12月,韩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高达583亿美元的援助后,开始了极为严苛的一揽子改革计划。从短期来看,韩国政府通过降低利率以缓和中小企业的压力,并开始了资本市场的自由化改革,以稳定外汇市场引进外国投资;而在长期方面,韩国政府开始调整宏观经济的结构性缺陷,主要的改革措施集中在金融、企业、公共以及劳工部门等四个关键领域。

  不过,文宇植最为关注的还是劳工市场的改革。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夕,韩国国内已经通过了新的劳工标准法,规定了企业解雇工人的制度。但是这一制度推迟到1999年才开始实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韩国劳资冲突急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迫于IMF的巨大压力,韩国政府不得不同意立即实施解雇工人制度。

  文宇植告诉记者,在这一时期,大量韩国企业为了应对危机,都解雇了自己的员工。以三星为例,有大约30%的员工都在危机期间遭到了解雇。通过此种方式,韩国企业纷纷“瘦身”,缓解了高昂的劳动力成本负担。“这些企业因此变得非常有竞争力。”文宇植说,“这也是为何韩国企业能够如此平稳地度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

  任何硬币都有两面。当韩国企业因为削减员工而焕发出巨大的生产力之时,这一政策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面作用—韩国的“就业难”问题。根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2013年,韩国就业率为59.5%,同比增加0.1个百分点

  外界普遍认为,欧洲福利国家保持可持续福利的秘诀是70%以上的就业率。专家分析,如果韩国不能在五六年内改革劳动市场,可能会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西班牙或法国那样,陷入结构性就业低迷局面。

  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文宇植同样对此现象表示了担忧。在文宇植看来,韩国企业为了保持自身的竞争力而不愿意雇佣新的员工,企业的发展壮大并未给韩国带来大量新的就业岗位。文宇植说:“事实上,我并不为韩国企业担心,但韩国目前的低就业率确实是个问题。”

  增长速度“进与退”

  去年5月初,韩国央行意外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2.5%。这是7个月以来,韩国央行首次调整基准利率,出乎市场的预料。此后,韩国央行行长金仲秀(Kim Choong-soo)发表声明,称此次降息的决定并非全票通过,而是以6∶1的投票结果通过。

  而在韩国央行货币委员会7名委员之中,文宇植就是那个反对的人。

  时隔一年,当《国际金融报》记者再次询问为何作出这一决定时,文宇植回答道:“回看去年,我认为在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并没有错。”

  文宇植随后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解释,自己作出这一决定时,韩国央行预计韩国的GDP增长速度会达到2.8%,但后来韩国政府将这一目标修正为2.2%。而文宇植认为2.2%的增长速度太保守了,依然坚持自己之前的看法,“韩国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自然无需降息”。

  在采访中,文宇植也多次表达了自己对韩国经济的信心。文宇植仔细分析了 “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对韩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对比了中、日、韩三国各自经济增长模式的异同。在他看来,目前韩国经济处于“高出口、低投资”的阶段。

  在“上海论坛”的发言中,文宇植掷地有声地说:“韩国的经济不能没有出口”。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韩国投资占GDP比重不断下滑。韩国经济曾过于依赖政府的大量投资,并保持了30年的繁荣。但事实证明“高投资”驱动的经济模式不可持续。

  而在另一方面,文宇植认为像韩国这样的“小国”,其国内的消费市场太小,不足以弥补投资下滑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多人都建议,消费可以替代投资推动经济增长。但无论对于韩国还是日本来说,经济泡沫破裂之后的情况并不是这样。”文宇植反驳道。

  由此,惟一剩下的选择就是扩大出口。事实上,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一直在探索以出口拉动经济的“新路”,并证明了自己的成功。

  尽管以三星为代表的韩国企业,已经成为了世界高科技行业的领头羊。但是韩国人对此似乎并不知足。文宇植告诉记者,西方评论员认为5%已经是非常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很多韩国人对此并不满意。他认为,韩国可以进一步地扩张其出口市场份额,尤其是加强地区一体化的努力。

  “所谓的地区化就是将外部市场内部化,推动资本、人员、货物和服务的流动,那么外部市场就变得和内部市场一样。只要地区化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韩国就可以增加出口占GDP的比重。”

  在文宇植的设想中,地区化的范围不仅仅局限在东亚的三个国家之中。更大的挑战在于朝鲜半岛两个不同经济体的合并。文宇植认为,目前需要为此做好准备。“如果朝鲜的潜力也被释放出来的话,这个区域一体化将会发挥出更大的能量。”

  不过,谈到韩国目前的“低投资”现状,文宇植就没那么乐观了。目前,韩国拥有世界最低的负债率。这说明韩国的公司有能力增加投资,但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2000年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韩国投资的增长速度超过了GDP的增速。2000年,韩国投资的利润率出现下滑,韩国企业的投资热情由此一蹶不振。

  文宇植分析,这或许是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后遗症”。1997年的时候,韩国人把太多的责难放在了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但韩国的投资下滑速度似乎快了一些,这不仅影响了韩国的经济,同时也会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韩国最好增加对固定资产的投资。”

  区域合作“冷与热”

  2012年底,在“安倍经济学”的作用下,日元汇率开始加速贬值,以求刺激出口。“安倍经济学”实施一年以来,日元总体贬值了22%,造成个人金融资产缩水20.5%。

  与此同时,今年人民币汇率也进入了下行通道。半年之间,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已贬值逾3%。而去年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不过2.91%。这意味着,今年以来人民币已经回吐了去年的全部涨幅。

  眼看着周边两个国家的汇率都在下降,韩国央行是否还能“无动于衷”?

  对此,文宇植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韩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并不在一个层面上竞争,所以他对于人民币近期的走势并不担心。

  至于日元的贬值,则有可能给韩国企业的出口带来影响。不过文宇植认为,日元贬值的时间已经有一年之久。在此期间,韩国企业的收益依然稳步增长,因此目前来看日元贬值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文宇植同样指出,如果日元在短时间内剧烈贬值,那么韩国可能会制定一些应对措施。

  文宇植的回答可能展示了另一种现实的无奈。尽管他对东亚地区的一体化抱有很高期望,但中、日、韩三国之间关系微妙,双方甚至三方都在竞争与合作中保持平衡。文宇植在采访中坦承,东亚三国的地区化“耗时会比较长”。

  而超越经济之上的,或许是政治方面的阻力。目前,由美国主导的太平洋(601099,股吧)伙伴关系协议(TPP)已经接纳日本、韩国为谈判成员国。而此前,韩国对于是否加入TPP协议一事,曾陷入两难境地,其国内也一直有反对的声音。

  在决定加入TPP协议之前,韩国在自贸协议谈判方面已经“收获颇丰”。2003年,韩国还没有和任何贸易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但短短十年间,韩国与美国、欧盟都达成了FTA协议。文宇植解释说,与美国和欧盟的协议中都包含了服务贸易,因此是一个“级别非常高的自由贸易协定”。

  与此同时,韩国也在积极地与中国、日本开展三国自贸区协议谈判。尽管这一谈判因为中日之间的钓鱼岛问题而被搁置多时,但是对于韩国来说,并不希望与日本的谈判晚于加入TPP协议。

  究其原因,文宇植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这是因为一旦韩国加入了TPP,那么这意味着事实上韩国与日本达成了非常高规格的自贸协议。而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无需和韩国进行直接谈判,那么日本也就不需要考虑任何韩国的利益。如果韩国单独与日本进行自贸区谈判的话,韩国就能争取更多权益。

  为何韩国最终决定加入TPP协议?在文宇植看来,这更多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毫无疑问,此举会加深韩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FTA谈判超越了经济目的本身,政治关系更为重要。”

  不过,东亚地区的合作也并非毫无进展。文宇植就对近期大热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他说:“我非常欢迎人民币国际化。”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还是最大的外贸投资国和最大的人员往来对象国。中韩之间交流频繁,也为人民币在韩国的国际化提供了机遇。文宇植表示,韩国央行非常希望发展人民币与韩元的兑换市场。惟一担心的问题是人民币的使用途径,“你要知道,如果人民币没有办法再投资或者用出去,那么韩国央行就很难持有人民币”。

  为此,文宇植建议中国一步步地放开人民币的流通限制,首先实现人民币的“地区化”,再一步步地实现“国际化”。

  全球复苏“成与败”

  作为熟悉世界经济大势的高官,文宇植会如何看待“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复苏话题?

  自去年5月以来,美联储连续释放退出QE的信号。今年年初,新任美联储主席耶伦更是表态将在“今年秋天,或者明天春天”加息。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意味着美国国内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之中。更有乐观者表示,既然作为危机起源地的美国都已经走出了金融危机,那么距离全球经济的复苏还会远吗?

  然而文宇植却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我并不这么认为”。作为韩国央行的高官,文宇植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美联储加息的举动,并不意味着美国的经济已经完全复苏了,而是“担心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文宇植分析,美联储已经维持了数年接近于零的低利率。这回让投资者变得更加冒险,加剧金融市场的风险。美联储选在此时加息,发出了稳定金融市场的信号。

  “基本上,我认为美国不可能恢复到经济危机之前的水平”,文宇植回答《国际金融报》记者,“但是韩国的经济已经复苏了,我对于今年4%的增长率很乐观”。

  从文宇植的回答中,或许可以一窥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困局。在访谈中,文宇植还表示,“韩国的投资下滑会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投资应该流向哪些地区。文宇植认为,很难要求中国或者韩国对“危难之中”的欧洲进行投资。“就我的理解而言,亚洲国家应该更多地在本地区进行投资,而不是其他地方,”文宇植在论坛现场回应,“亚洲还不是一个完全发达的地区,还有很多可投资的机会。”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