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宣宇
制造业景气改善
微观放活效果初显
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环比回升0.1个百分点至50.3%,扭转持续3个月回落后小幅回升,制造业整体景气扩张力度有所增强,企业预期指数也进一步回升。
从主要分项指标看,也均呈改善迹象。新订单指数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至50.6%,结束自从去年四季度开始连续5个月回落态势,制造业需求环比有所回暖,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1.9个百分点至50.1%,回升幅度明显,且由此前3个月加速收缩转向扩张;生产指数小幅提高0.1个百分点至52.7%,由扩张速度持续减弱转向加速。
因生产相对新增订单更为活跃,在手订单(积压订单)持续减少,3月在手订单回落0.3个百分点至去年8月以来低点(44.8%),并由此导致产成品库存呈持续增加态势,产成品去化速度进一步减缓;3月原材料库存提高0.4个百分点至47.8%,原材料加速去库存状况有所改善。这与企业经营预期指数表现一致,3月制造企业经营预期指数在上月大幅提高10.5个百分点后再次回升0.9个百分点至62.7%,一季度持续向好。
3月购进价格大幅回落3.3个百分点至44.4%,持续大幅回落至近11个月低点,制造业上游景气持续加速回落,但另一方面这有利于降低制造业成本,有助于未来制造业盈利改善。此外,3月就业指数、进口指数和供应配送时间也都有所改善。
如果从更细节的分规模分项指标看,3月小企业新订单、生产和采购量指数均呈回升态势,尤其生产和采购量指标回升较大。小企业各主要分项指标一致趋好,得益于一系列改善小企业投资和营商环境的积极措施,“微观放活”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发了企业活力,经济内生动力有所增强。
综合来看,3月PMI呈现出“订单增加+生产增加+采购量增加+原材料库存增加+产成品库存增加”的良性组合,此前原材料加速去库存状况有所改善,企业经营预期进一步向好。
经济进入转型阵痛期
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从历史数据看,3月是春节后企业开工旺季,新订单、生产等主要分项指数均呈回升态势。今年3月制造业景气虽有改善,但力度明显偏弱。3月PMI 0.1个百分点的环比升幅明显弱于自2010年以来1.8个百分点的升幅均值,其中新订单和新出口指数回升幅度显著低于2.9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的均值水平,生产指数回升幅度也明显低于近4年年均2.2个百分点的历史均值。
从企业规模看,3月小型企业景气回升0.4个百分点至49.3%,持续两个月改善(此前连续6个月加速收缩);中型企业景气度回落0.2个百分点至49.2%;另一方面,3月汇丰制造业PMI回落0.5个百分点至48%,持续3个月收缩至8个月低点。这表明中小企业(尤其民营中小制造企业)景气仍在收缩区间。大企业由于3月政府投资项目有所加速景气改善,制造业内生动力不足问题始终存在。
2月主要经济数据均呈回落态势,经济下行压力明显。消费连续2个月加速回落并降至近10年来低点,其中占比较大的汽车、房地产相关消费对限额以上消费贡献度明显减弱。前2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去年和去年同比大幅回落,跌至2001年6月以来低点,下行态势明显。其中,承担经济增长“稳定器”和“调节器”的中央项目投资持续收缩,绝对投资额偏低。此外,据我们测算,前2个月商品房待售面积去化时间升至历史高点,因销售放缓导致个人按揭贷款、定金及预收款大幅收缩,房企到位资金大幅放缓。预计未来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力继续减弱。外贸方面,虽然受季节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逆转等影响,2月出口超预期回落,但今年以来,我国主要出口市场经济总体表现良好,尤其欧美日发达经济体均呈回升态势,对后期出口谨慎乐观。
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但就业稳中有升,尤其小企业从业人员持续两个月明显回升。经济增长以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为“下限”,若结构性就业解决的好,经济下行容忍度将相应提高,在“简政放权”不断推进的前提下,7.2%-7.5%的经济增速都是可接受的。为有效提高微观主体和经济内生活力,“简政放权”和“微观放活”需取得更加明显成效,围绕二者做文章是一切经济政策出发点和落脚点。
面对结构性就业压力、产能过剩、节能减排以及污染压力,我们认为短期刺激政策已无法实现多重目标的平衡,经济下行压力是经济进入转型升级“阵痛期”的典型特征。笔者判断,政府自身将加速“简政放权”,经济及政府自身都将承受更多的转型“阵痛”,未来经济压力更多表现在下行方面。未来经济下行压力越大,“简政放权”的压力也大,动力也就越大。笔者认为,除了政府投资项目将适当加速外,政策方面仍以稳为主,财政政策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发挥更“积极”作用,且更多是结构导向(表现在各领域的“有保有压”,加快重点投资项目建设进度、及时拨付预算资金等);货币政策目前还没有放松的必要和可能性,流动性呈整体偏紧格局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产业政策将更多借用市场筛选和培育机制。 (作者系财达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