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预计,全球金融市场将持续反复动荡,有可能抑制外部需求和套利资本流动,未来几年中国可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减少、波动加大。
不过,外管局认为,跨境资金净流入放缓甚至暂时流出,符合政策调控目标,显示了减顺差、促平衡的政策初现成效。“这有利于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有利于化解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缓解人民币汇率重估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国际压力。”
2月23日,外管局发布《2011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表达了上述观点。
根据外管局的算法,中国在去年可能已经出现热钱净流出。
报告用间接法或残差法,测算波动较大的跨境资金流动净额,即由交易形成的外汇储备增量扣除进出口顺差、非金融部门直接投资净流入、境外投资收益和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筹资等较稳定的贸易投资因素形成的缺口。
如果该缺口为正值就代表热钱流入,缺口为负值代表热钱流出。测算结果显示,去年此缺口为+366亿美元。但如果剔除全年人民币跨境净支付近400亿美元的因素,去年波动性较大的跨境外汇收支相抵仅为-31亿美元。
其中,前三季度波动性较大的资金净流入约600多亿美元,第四季度此类资金又净流出了约600多亿美元。
外管局称,上述测算方法只能大致区分中国跨境资金流动中的稳定性因素和波动性因素,为监测、分析和应对不同类型跨境资金流动提供参考。由于违规资金流动难以甄别和量化,因此这个差额并不都是违法违规或者不可解释的跨境资金流动。
外管局认为,2011年下半年,欧美主权债务问题交织在一起且不断恶化,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尤其是9月底以来,外部流动性进一步趋紧。同时,中国境内外人民币汇率走势和预期也开始分化。
自9月下旬起,香港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相对内地由强转弱,与在岸市场形成倒挂,同时呈现一定幅度的贬值预期。
外管局表示,外部市场环境转变后,境内企业、个人等也开始了主动或被动的调整原有财务运作行为,如将尽快结汇转为增加外汇存款,将大量借用外汇贷款转为“少借多还”,将依靠境外融资转为加快去杠杆化,将人民币净支付(境外购汇增多)转为净收入(境外结汇增多),将远期结汇签约转为远期售汇等。
外管局称,由此,中国跨境资金净流入明显放缓,部分渠道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净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