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的“蓝色版图”不断扩大

www.jctrans.com 2012-11-8 11:22:00 华夏时报

导读:“在我国陆域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压力日益严重的今天,海洋经济将成为推动陆域经济转型提升的重要支撑和强大的动力。”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表示。

  11月6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上海市、广东省、海南省2011年至2020年海洋功能区划的批复。这是继10月山东、浙江等8省份的海洋功能区划获批后的新一轮规划批复。至此,我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的海洋功能区划已经全部获国务院批复。

  “在我国陆域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压力日益严重的今天,海洋经济将成为推动陆域经济转型提升的重要支撑和强大的动力。”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在中央电视台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华夏幸福基业承办的“经济转型的蓝色动力”全球实业论坛上表示。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何广顺指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海洋油气业、海洋生物、船舶等海洋工业的扶持力度,在新形势下海洋经济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规划先行

  此前,国务院刚刚批复了《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根据今年8月份福建出台的《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福建规划的海洋经济大蓝图目标为,到2015年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730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8%以上。

  实际上,自去年开始,有关海洋经济的利好就陆续推出。去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河北沿海地区等规划;今年年初,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明确划分了农渔业、港口航运、工业与城镇用海、矿产与能源、旅游休闲娱乐、海洋保护、特殊利用、保留这八类海洋功能区,并据此制定了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随后,有关海洋经济的多个国家级区域规划相继面市。

  海洋经济的发展正被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

  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近日在公开场合透露,“刚刚得到教育部批复,同意浙江大学在舟山建立海洋学院。在国内综合型大学中,为了国家战略开设专门学院尚属首例。”

  新经济增长点

  新的规划让市场对国内经济从陆地向海洋延伸所能激发出的巨大潜力充满期待。

  截至目前,已发布规划的各地海洋经济2015年产值目标共计已高达7.05万亿元。而全国2011年全国海洋经济总值为4.5万亿元,“十二五”期间仍有超过50%的增长空间。

  “今年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海洋经济继续逆势上扬,前三季度达到了19%的增长,所以说蓝色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在上述论坛上表示。

  “目前在我们国民生产总值中间海洋经济的比重越来越高,目前大约占10%左右。”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表示。

  在我国陆域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压力日益严重的今天,海洋经济将成为推动陆域经济转型提升的重要支撑和强大的动力。

  “可以预计,未来的一个时期,将是我们海洋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期,换句话说,海洋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大好机遇。而基于陆海统筹和联动基础上的海洋经济的发展,也将在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科学转型,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这个目标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范恒山表示。

  “我们养殖业产量占全球70%,我们的渔业位居全球第一位。”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介绍,“矿业资源现在用的是化石资源、油气资源,目前全球从海上取的油气占整个全球的30%,也形成一个大的产业,同时这个产业也是全球包括我们国家的一个支柱产业。”

  助推经济转型

  “我们的国家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在陆域经济日渐向集约效益的方向发展的同时,发展海洋经济被提升到重要位置。”范恒山表示。

  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广正认为,经济转型基于空间和资源。“经济转型需要回旋的空间,在原有空间的约束下动不了,转不了,经济转型还需要新资源的注入,在原有资源的约束下它变不了也等不了。蓝色经济为转型提供了超大尺度的回旋空间,提供了超大规模的全新的资源。”

  广东省社科院院长梁桂全撰文表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壮大海洋经济,可以缓解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的压力。海洋产业尤其是海洋新兴产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带动作用。

  实际上,海洋经济的发展正反哺实体经济。在广东,深水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链日渐成形,中海油深水海洋工程装备珠海基地项目、三一港口机械、海洋工程装备及工程船舶制造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带动了一条蓝色产业链的崛起。

本文关键词:海洋经济,渔业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