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短期外债占比已经攀升至70.25%,在外汇局看来,这并不影响我国外债安全。
7月7日,外汇局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中国外债余额为5859.7亿美元,与此同时,短期外债余额占比为70.25%,而2010年末的数据为3756.95亿美元,短期外债占比为68.44%。
从债务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743.20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29.75%;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4116.5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70.25%,其中登记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925.50亿美元,贸易信贷余额为2191亿美元。
短期外债占比上升
从去年末的68.44%到当前的70.25%,短期外债余额占比上升了1.81个百分点。
“短期外债占比是衡量一国跨境资本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指标。”中国银行战略管理部叶蓁博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对外融资能力较弱,抵御资本流出的能力不强,短期外债占比过高预示着该国更容易受到资本流出的冲击。
时间回到1998年,在金融危机爆发时,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短期外债占比一度超过了90%,国际资本大鳄的资金出逃在瞬间瓦解了当地的金融体系。在叶蓁看来,和彼时发生危机的国家不同,中国当下巨额的外汇储备和资本项目管制给了货币当局从容应付资金流出的底气。
外汇局方面则延续了其之前的口径,并指出“短期外债占比的增长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基本上符合,因此,这部分短期外债占比上升不会影响我国外债安全”。
外汇局表示,从短期外债构成看,2011年3月末,与贸易有关的信贷余额为3114.5亿美元,占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的76%,其中贸易信贷占53%,贸易融资占23%。
外汇局的逻辑是,由于与贸易有关的信贷是以真实的进出口贸易交易为背景的,所有的对外支付均通过贸易项下完成,不构成额外的支付,其增长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基本上符合,因此,这部分短期外债占比上升不会影响我国外债安全。
叶蓁表示,中国短期外债的增多符合一个贸易大国发展的现实,同时,也体现了企业资产配置的需要。“从国际视野上看,很多贸易大国外债额度都比较高,美国就是如此。”
美元债务占比下降
数据显示,从币种结构看,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68.3%,较2010年末下降2.11个百分点;日元债务占7.68%,较2010年末下降0.88个百分点;欧元债务占4%,较2010年末下降0.41个百分点;其他债务包括特别提款权、港元等,合计占比20.02%,较2010年末上升3.4个百分点。
从债务人类型看,登记外债余额中,中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1562.66亿美元,占42.59%;外商投资企业债务余额为1149.29亿美元,占31.33%;外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505.39亿美元,占13.78%;国务院部委借入的主权债务余额为391.61亿美元,占10.67%;中资企业债务余额为58.44亿美元,占1.59%;其他机构债务余额为1.31亿美元,占0.04%。
从投向看,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登记中长期外债(签约期限)余额中,投向制造业478.41亿美元,占23.01%;投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62.61亿美元,占12.63%;投向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73.56亿美元,占8.35%;投向信息技术服务业81.42亿美元,占3.92%;投向房地产业105.94亿美元,占5.1%。
2011年1~3月,我国新借入中长期外债140.99亿美元,同比增加59.48亿美元,上升72.97%;偿还中长期外债本金45.99亿美元,同比减少10.35亿美元,下降18.37%;支付利息4.6亿美元,同比减少2.34亿美元,下降3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