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青海,艳阳高照,碧空如洗,境内各景区迎来了大批游客。
“旅游达人”杨先生带着家人一路自驾从宁夏来到了青海:“进入青海后,视野开阔,路面平整,景区沿线提供的便民服务也很不错,这趟旅行让人心情很舒畅。”
记者从青海省旅游局获悉,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省旅游接待人数持续攀升,青海湖、塔尔寺、茶卡盐湖、海北原子城等景区,7天旅游收入合计逾1.5亿元,个别景区日最高接待游客接近2万人次。
面对旅游旺季持续攀升的游客和车流量,近年来青海省交通运输部门以“游客第一、游客优先”为理念,采取多项有力措施,积极做好交通服务保障。
养护示范路增色“大美青海”
日前,在通往黄南藏族自治州的省道平安至赛尔龙公路,海东公路总段的养护职工正采用橡胶沥青碎石封层技术对道路上新出现的病害进行处置。
“为做好旅游旺季道路保畅工作,今年4月以来,我们总段对辖区内1600多公里国省干线公路的路面病害进行了集中整治。目前,共消除路面病害20余万平方米。”海东公路总段养护中心副主任刘春生说。
为了给公众出行创造良好的道路条件,塑造“大美青海”品牌形象,青海公路管理部门已连续多年在全省国省干线公路开展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创建了“畅、安、舒、美”养护示范路1781公里,并在环青海湖地区、227国道青石嘴至祁连段等旅游道路开展了生态建设和修复试点工作,美化路域环境。
今年3月以来,青海公路管理部门又以西宁至曹家堡机场、西宁环线、环青海湖等路段为重点,组织养护人员加班加点开展路面保洁、补植绿化带花木、处置路面病害等工作;同时,公路管理部门联合地方政府对部分城镇过境路段路边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等现象进行集中整治。
截至目前,青海省路域环境整治共投入资金1.7亿元、人工约19.4万人次、机械车辆近3.8万辆次,并在西宁环线、原朝阳主线收费站开展绿化美化工作,补植补栽各类树木36.6万株。
路网管理可测可视可控
“利用路网运行监测管理系统,我们足不出户就实现了对交通重点部位和关键节点的动态可测、可视、可控。过往司乘人员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或某路段出现地质灾害,影响道路通行,我们可以及时作出反应。”青海省公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大厅的工作人员指着一面约30平方米的监控屏告诉记者。
为提升公路应急保通能力和服务水平,青海公路部门不断加强公路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建成干线公路网运行监控分中心6个、监控站27个,在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路段设置视频监控点114处、可变情报板55套、连续式交调站点81个,干线公路重点路段视频监控点覆盖率达到75%、可变情报板覆盖率达到82%,全省干线公路重点路段基本实现灾害防治事前可测、事中可视、事后可控的目标。
面对持续增长的车流量,青海交通运输部门逐步完善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109国道倒淌河至青海湖景区沿线,8个缓堵保畅的停车场已经投入使用;227国道达坂山至祁连段增设了41块交通、旅游标志,并新建了7处停车港湾;20条干线公路沿线共设置了便民卫生间50多处,建设停车港湾500余处;公路沿线各养护工区还通过设置免费茶水、吸氧机、急救药箱等,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了多项贴心服务。
部门合作共享服务信息
记者了解到,青海公路管理部门还通过开展路面巡查和安全宣传,重点对环青海湖、西宁至贵德等路段的非公路标志标牌、非法建筑物、洗车加水点等进行了清理。而青海省高速公路建设局各收费站也开足收费车道,采取客货分流和复式收费等方式不断提高通行效率。
此外,近年来青海交通运输部门与气象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分析研判各类极端灾害性天气,及时向社会发布气象预警信息。按照“互联网+旅游”的工作思路,青海省交通运输厅与青海省旅游局签订《数据资源共享框架协议》,在行业监管、应急指挥、公众服务等方面共享相关数据资源,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交通出行服务信息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服务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