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甘肃省9700多个建制村的近900万群众走上了沥青(水泥)路,交通扶贫综合效应日益显现、逐步放大,2013年我省58个贫困县农民收入平均增幅高于全省近2个百分点。
农村公路畅通,顺应了广大群众的殷切期望,增强了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也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人民群众分享了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路通了,小康希望大了
甘肃,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省份之一。全省86个县(市、区),有58个县(市、区)分属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3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地区几乎覆盖了所有市州,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全省人民最大的愿望。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农民群众多年总结出的一条经验。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的确是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在国道316线徽县境内,过往的司乘人员可以看到一个“下烂泥潭”的地名牌。顾名思义,这个地方以前的交通状况很不理想。长期在这条线上跑车的陇南籍驾驶员安师傅说,在陇南还有很多这样的地名沿袭至今。落后的交通条件曾经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出行,也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就这样,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和金、铜、铅锌等地下矿藏的陇南人民却长期过着穷日子。这样的情况,在甘肃并非个例。
毋庸置疑的是,我省通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这一举措,不仅打破了农村地区的
自然封闭状态,有效促进农村资源开发,使广大农村蕴藏的土地、矿产、森林、水电以及旅游等资源潜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还畅通与扩大了农村的信息和商品流通渠道,使农村的自然物产和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农村公路承载着美丽甘肃梦
截至2012年年底,全省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比例落后全国近37个百分点,仍有7864个建制村没有通沥青(水泥)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省农村公路网密度比较低,公路总量不足,覆盖率偏低,路网结构不合理,衔接不顺畅;通达深度不够,断头路问题突出,尚未形成健全的农村公路网络;技术等级低,安全防护设施不健全,防灾抗灾能力较弱,农村公路综合服务能力不强。
由于过去公路建设中欠账较多,基础薄弱,我省农村公路发展相对缓慢。认清差距后的甘肃交通人更是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奋起直追。
一场农村公路建设的热潮在陇原大
地悄然兴起。预计到2014年底,全省实现68%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到2015年,完成省政府确定的临潭、临夏、武山、通渭、两当、山丹、东乡7个试点县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2016年底完成兰州市和礼县、华池、会宁、甘谷、崇信、肃南、民勤、肃州等1市8县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2018年底实现全省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的目标,为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之年的重大举措
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有效促进了我省贫困地区同外部市场的融通、致富信息的畅通、农副产品的流通,有力带动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2013年,平凉市庄浪县南湖镇南门村规模化的苹果园增加了350多亩,800头牛的肉牛养殖基地建了起来,獭兔、猪、肉鸡等养殖也形成了规模,农民收入提高了。村民李勇介绍说,南湖镇双堡子至柳梁乡孟山公路修通以前,村里没有什么产业,农民都靠外出打工,或者单家独户搞
养殖种植,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多亏了通村公路,我们的生活才越来越好,通村公路真的是我们老百姓名副其实的致富路啊!
和南门村一样,武山县山丹乡周庄村过去只有一条砂石路,拉菜的卡车进不来,村民只好把菜背到村口,再由三马子运出去装上卡车。而现在,新修的一条沥青路使村子与外界相连,水泥路通到田间地头,卡车能直接开到大棚跟前,村民再也不用背菜了。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康军表示,2014年是我省全面推进交通扶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全省计划投资56.5亿元,建设10000公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工程,解决1808个建制村的通畅问题,实现全省68%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为切实抓好2014年农村公路建设各项工作任务,我省各市州紧紧围绕交通扶贫攻坚主线,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建设农村公路的积极性,上下联动,各负其责,加强指导监督,强化工程质量、进度及资金等各项保障措施,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顺利开展,助推我省农村地区早日实现“小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