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铁路要输血 更要改造基因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8-26 13:22:00 经济观察报

导读:数年前公众猜测财政将为铁路“输血”的预言显已成真。8月19日,在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中,一条具体措施颇为吸引眼球——中央财政将在2013年和明后两年对中国铁路总公司实行过渡性补贴。

  数年前公众猜测财政将为铁路“输血”的预言显已成真。8月19日,在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中,一条具体措施颇为吸引眼球——中央财政将在2013年和明后两年对中国铁路总公司实行过渡性补贴。与铁路公益性运输补贴不同,过渡性补贴是为解决中铁总建设项目资本金不足、利息负担重的问题,目的是推动铁路新线投资。因此消息一出,地方政府便如同被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安徽、江苏、福建、四川等地几乎同时抛出新建铁路项目,各地官媒也开始铺天盖地报道“10月开工”和“年内动建”的消息,似乎过渡性财政补贴是解决中铁总“缺钱”困扰的灵丹妙药,地方铁路投资也会因补贴而一夜之间复苏。这显然不太符合常识。

  铁路确实需要输血,不过首要原因是缘于铁路的公益性和政策性,而非铁路建设所带来的巨额债务负担。铁路承担了学生、伤残军人、涉农物资和紧急救援等公益性运输任务,并因运营一些西部公益性铁路而导致亏损;同时,由于长期实行低运价政策,客运基本运价已数十年没有调整,价格管制造成的政策性亏损也一直存在。因此,国务院在上述意见中特别提到要建立公益性、政策性运输亏损补贴制度,是题中应有之义。

  但如果把公益性补贴推而广之,要求中央财政“兜底”以往铁路建设“大跃进”的各种负债,则完全属于穿新鞋走老路。过渡性财政补贴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补充铁路建设项目的资本金,在保证中铁总不继续扩大负债风险的前提下,引导其加强对中西部铁路投资的支持,有助于整体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增长。另一方面也在于推动中铁总从铁道部改制的旧背影中走出来,逐步适应公司化治理的市场环境,有条件实施进一步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放权的改革举措,为中国铁路探索兼顾公益性和营利性的生存模式赢得时间。

  财政“输血”铁路,只是在改革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的一种手段,输血是暂时的,中铁总不应在改制为公司后,仍抱有指望政府为铁路建设的所有费用买单的奢求,而应当在接受“输血”之际,积极地“改造基因”。

  这就要求中铁总加快铁路基建、设备工程招投标改革的速度,有步骤地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放开部分营利性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同时针对铁路运营收入清算体制有效放权,让地方铁路局真正做到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有了市场化的源头活水,中铁总才能成为拥有独立决策权、对经营盈亏负责的市场主体,在公司化治理的道路上行得更远,走得更稳。

  反之,一味依赖政府扶持,忽视自身改革,继续坚持以庞大体量和经济地位为筹码来寻求政府重视,甚至发展成依靠垄断地位谋取自身利益的行业保守势力,依靠财政补贴来维持自身运转,那又与没改革之前的铁道部有何区别呢?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