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的高温焦烤着沈阳,但在沈阳铁路局沈阳货运中心,物流部部长孙晓江和他的同事们正忙着调配车辆,来不及喝上一口水。
“我们这里24小时接待客户。”孙晓江口中的全天候服务,是铁路货运走向市场的标志之一,“服务增加了,价格还没变,铁路货运改革就是要整合力量,为货主减负担。”
中国铁路总公司在今年6月15日宣布,对铁路货运的受理方式、运输组织方式、货运收费和物流服务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铁路货运全面推向市场。
“简化受理、随到随办、规范收费、热情服务。”孙晓江指着墙壁上的标语说,“这是我们对客户的承诺。”
在落实中国铁路总公司的部署中,沈阳铁路局将货运办理手续由21项简化到6项,推出12306客服电话、网络平台、一体化窗口等六种受理方式,营销人员主动上门代办发运手续,24小时接待客户……
对于此次铁路货运改革,每隔几天就要到沈铁大连货运中心办理业务的某物流公司代表姜文深感受颇深,“以前往往需要一周时间才能请到的车皮,如今只需要3天,企业生产也随之降低了费用。”
在货运改革中,沈阳铁路局组建了12个货运中心和905名驻厂、驻企、驻户的营销员队伍,除了在大中型企业设立客户代表外,还建立了中小微型企业客户电子档案和QQ群。跟踪信息、定期巡访、互动交流、网络受理,铁路货运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占据了主动。
“以前在铁路发货要请车、跑计划、等车皮、交运费,手续繁杂、浪费时间。而现在只要拨个电话或者轻点鼠标,铁路人就提供‘门到门’服务,随到随办。”说起“铁老大”的转变,和铁路货运打了20年交道的某饮料厂负责人李先生直言“难以置信”。
然而,在铁路货运改革的背后,是今年4月以来,铁路货运量、周转量下降,经营压力倒逼。铁路人坦陈,不以货主需求为导向,市场份额就会流失;不改革,在市场上就站不稳、吃不开。
“大至万吨煤炭、钢材,小到一张身份证,通通照单全收,送货上门。”沈阳铁路局有关负责人说,铁路货运改革把近年来流失的“跑路客”变成了“回头客”,把一次性客户变成了长久性客户,把潜在中客户变成了现实中客户。
统计显示,铁路货运改革40天多来,沈阳铁路局实现日均装车15325车,比货改前增加303车;零散货日均装车2292车,比货改前增加417车;接取送达、服务受理等各项指标呈10倍增长。
在市场竞争中摸爬滚打,让铁路货运人由“坐商”变成“行商”。尽管尝到了货运增长的“红利”,但他们仍清醒地认识到,货运改革才开始,好不好、行不行,一直要靠市场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