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拉日铁路沿线配套设施建设,力争拉日铁路建成通车、拉林铁路开工建设,加快川藏铁路昌都段前期工作。
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摘要
现场
一个大型建筑上面,几个工人正在修补模型;另一旁,一些工人正专心地做着轨枕;不远处,还有一些工人正在探测梁体强度。
设计
拉萨南车站的主体建筑是拉萨南信号综合房屋,其设计建筑面积428.74平方米,为单层现浇框架结构,层高4.5米,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成后的拉萨南车站,距柳梧站2.82公里,据拉萨站4.8公里,据协荣站27.95公里。
困难
拉日铁路沿线属于高原气候,空气密度低、缺氧、昼夜温差较大,风大,很难发挥设备的最大作业效率,特别是冬季夜间施工困难。另外,气温低于0摄氏度时,不宜进行长钢轨的工地焊接,由此也影响了焊接工期。
作为青藏铁路的延伸线,拉日铁路开建后,已经过去两年多了。目前,拉日铁路建设的进展如何?在施工中又面临着哪些困难?昨日,我们走访了拉日铁路沿线,打探最新建设情况。
记者走访
看见在建的拉萨南车站
昨日上午10时20分左右,驾车下高速路后,我们直奔拉日铁路桑达村段。桑达村位于青藏铁路拉萨河特大桥南岸,由于地理位置优势日益突出,曾经比较冷清的村落,如今非常热闹,而规划中的拉萨南车站也在这里。
拉萨南车站还在建设中,但目前没有工人施工,在铁轨附近,只有一些巡逻员守护着这里。沿铁轨走了一会儿后,我们看见了建设中的拉萨南信号综合房屋,远远望去,其主体结构已经完成。
走近了,有一块关于拉萨南车站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根据布置图上的内容显示,拉萨南车站由中铁七局负责,其主体建筑就是拉萨南信号综合房屋。在这张布置图旁还有一块“工程项目简介”的牌子,里面写着:拉萨南信号综合房屋设计建筑面积428.74平方米,为单层现浇框架结构,层高4.5米,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防火分类为二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外门采用保温防盗门,内门采用夹板门,外窗采用双层窗,一层外窗均加设防护铁栅栏。
据了解,建成后的拉萨南车站,距柳梧站2.82公里,据拉萨站4.8公里,据协荣站27.95公里。
300多名工人
目前已经恢复施工
在建设中的拉萨南车站旁,有一排厂房,经过了解,我们发现这里就是拉日铁路的制梁厂,主要承担着生产桥梁和轨枕的工作。
与拉萨南车站的施工现场不同,这里到处都可以看见忙碌的工人。“3月2日,我们这边的300多名工人已经恢复施工了。”赖师傅铿锵有力地说,他面前的机器名叫“高频振动器”,主要用于灌桥。
赖师傅说完后,随即启动了高频振动器。“呜呜……”震耳欲聋的声音突然响起,把我们吓了一跳。几分钟后,高频振动器停了,但脑袋仍在嗡嗡作响。直到这时我们才明白,工人们为什么说话时的声音那么大。
“我们属于灌造班组,为了工作,很多时候我们一天要开五六个小时的高频振动器。”对于这样的工作,一旁的李师傅笑着说,“习惯了”。
环顾四周,附近的工人都在各忙各的。在一个大型建筑上面,几个工人正在修补模型;另一旁,一些工人正专心地做着轨枕;不远处,还有一些工人正在探测梁体强度。“制好的桥梁和轨枕通过车辆运输到拉日铁路沿线各个标段,也就是说,只有我们这边的工作完成了,其他班组的工作才能开展,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提前开工的原因。”工作的间隙,赖师傅用很朴实的语言向我们介绍道。
施工困难多
峡谷地带风力突变常见
据了解,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项目之一,拉日铁路线路东起青藏铁路终点拉萨站,出站后向南沿拉萨河而下,途经堆龙德庆县、曲水县后,折向西溯雅鲁藏布江而上,穿越长度近90公里的雅鲁藏布江峡谷区,途经尼木县、仁布县后抵达藏西南重镇日喀则。
拉日铁路建设工期为4年,线路全长253公里,其中桥隧总长115.7公里,占线路总长的45.7%,其中全线最长隧道为盆因拉隧道,是目前中国高原在建铁路最长的单线隧道,长10.41公里。在如此高的海拔修建高比例桥隧的铁路,工程难度世界罕见。
然而,修建拉日铁路的难度不仅仅是高海拔。一位施工方的负责人表示,首先,拉日铁路沿线属于高原气候,空气密度低、缺氧、昼夜温差较大,风大,很难发挥设备的最大作业效率,特别是冬季夜间施工困难。而根据拉日线工期目标安排,冬季12月、1月、2月需要安排两个月的架梁施工,架梁作业为高危作业,安全风险较大。其次,峡谷地带风力突变常见,施工中需要非常小心。另外,气温低于0摄氏度时,不宜进行长钢轨的工地焊接,由此也影响了焊接工期。
就是在这样的施工环境下,我们了解到,经过数万名建设者的紧张施工,拉日铁路的建设进展顺利。截至2012年底,拉日铁路已累计铺轨82.3公里,完成总量的27.83%。
人物采访
建完拉日铁路 他还要去建拉林铁路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拉日铁路的一个施工现场。很远就能看见,一排排的铁路枕木排成了一条条长龙。走近了,一台台巨型机器正在施工人员的指挥下,不停地运转。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有一个忙绿的身影,他就是刘正。
刘正介绍,他在中铁八局已经5年了,目前在灌造班组工作。“刚开始参加工作时,机器发出的声音特别大,让我根本听不见别人说话。”刘正说,为了能够干好工作,慢慢的,就这么习惯了。
“一转眼几年过去了,我从一个小小的施工人员,成长为灌造组的一名负责人,这是我最高兴的。”刘正笑着说,2013年春节,中铁八局在冬季停止施工,刘正拿着自己挣的钱返回老家,和妻子孩子过了一个团圆年。前不久回到拉萨后,他随即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施工现场,一台大型起吊机把混凝土罐吊了起来,40多岁的刘正立即爬到一台机器上,和另外几个工人一起忙了起来。“等拉日铁路竣工后,我还要参加拉林铁路的建设。”刘正笑着说,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当一条铁路建设完成后,看到铁轨上行驶的火车,他觉得非常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