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冶萍铁路连接了黄石工业遗产文化线路,这条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城市轨道铁路,有120年的历史。但今年黄石市政府与武汉铁路局签订协议,要拆除汉冶萍这条铁路。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记得前不久,网友爆了一条“关于横穿川外的小铁路被拆除”的事件。在引发了川外的学生与当地民众的热议后,事件有了新的进展。上月27号,市长黄奇帆就川外小铁路被拆作出批示:可以考虑保留。这使得很多市民与网友喜出望外。昨天,笔者重新搜索发现,那些原来被拆除那部分的小铁路在昨天已开始动工修复。
就事件的进展情况来看,重庆市政府的表现可圈可点。毫无疑问,每个城市都需要发展,而发展的过程本身就可能会伴随着新旧事物的更迭。所以,政府时常在发展与历史的议题上两面为难。之所以难,是因为好坏对错,没有比较。
很多地方的市政建设老百姓没有相应发言权,他们也不认可政府的建设工作,因为在建设的项目并非他们真正需要改善的地方。而重庆市政府的做法,值得借鉴。从铁路被拆到修复,虽然过程略显曲折,但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桥梁实际存在。
很多时候当时看似合理的意见,在通盘考虑后会有新的思路,而新的思路的源泉在于民众智慧的不断汇集。政府的解决方案多元,自然决策的方向也相对合理。
汉冶萍铁路这条有着120年的历史城市轨道铁路,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黄石工业遗产文化的一部分,当地的老百姓自然是有感情的。所以,在拆除铁路与保护发展的议题上,各方的诉求不同,政府、企业、百姓间的想法上可能一时半会的无法统一,也正是因为问题的复杂性才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改革发展的思路、方向。
笔者在文章中看到有百余专家献智,亲身参与到对其城市的工业遗产保护的工作中来,心中十分欣慰。这些社会精英并非以利益至上,他们正越来越多的投入到社会的公益事业上来,社会进步的步伐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坚定。衷心地希望黄石的这条铁路可以在众人的智慧中寻找到一条最适合其发展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