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毗邻的东南亚内陆国老挝终于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2012年10月18日,老挝第七届国会特别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向中国全额贷款70亿美元,修建连接中老边境及老挝首都万象的铁路项目。
按照中国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20年前将有三条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高铁线路建成通车,中国将拥有直达印度洋出海口的高速通道。三条“高铁”的中方起点都设在云南省会城市昆明:东线经河口穿过越南,中线经磨憨穿过老挝,西线经瑞丽穿过缅甸,最终均到达新加坡。事实上,这些铁路线早已有一个著名的名称—泛亚铁路。
云南省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穆标表示,越南、缅甸的国内情况一直比较复杂致使铁路规划进度缓慢,中老铁路项目终于为中国主张的“泛亚铁路”开了头,其对中国未来在东南亚的影响有重要意义,并将为中国战略物资的运输提供新的选择,尤其是分担海运和管道运输的风险。
渴望变化的老挝
老挝历史上苦难深重,地理位置极其封闭,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95%以上,如今仍是世界上最贫穷的25个国家之一。
自1986年以来,由于中国和越南的发展,老挝经济逐步有了起色。多年来,受益于湄公河支流几乎取之不尽的水力资源,水电有望成为该国的经济支柱。
如今,老挝发展步伐开始加速。10月26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会议上,老挝被正式批准加入世贸组织,成为该组织的第154个成员。
老挝于1997年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满足“入世”要求,老挝政府颁布和修订了涵盖从食品安全到保护知识产权的90多部法律法规,并在修改海关管理制度、清除贸易壁垒、为外资提供服务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008年7月,在泰国的帮助下,老挝首条万象至曼谷的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
设计中的中老铁路项目,起于中老边境的口岸磨憨,向南依次经过老挝境内的孟赛、琅勃拉邦、万荣,至老挝首都万象。老挝境内新建铁路工程线路长度约421.17公里,其中路基147.87公里,桥梁86.8公里,隧道186.5公里,桥隧比66%,全线设车站17个,是兼具城际旅游功能、促进地方资源开发的客货共线快速铁路。
按照整体规划,中老铁路是中国泛亚铁路建设规划中通路项目,中通路项目为昆明-磨憨-万象-曼谷-吉隆坡-新加坡,全长3894公里,是中国西南、西北等地区通往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核心地区最顺直的通路,将形成铁路、公路和水路三种运输方式并重的协调发展格局。
中老铁路项目从线路规划、可行性研究到具体的设计和开工准备,整个前期工作都是由中国中铁垫资完成。
云南省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穆标表示,酝酿已久的泛亚铁路计划,将使东南亚市场成为中国高铁企业的下一个增长点,尤其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往来密切,将促成这些国家引入中国的高铁技术和设备。他说:“目前在中国国内,通过修建高铁可以将铁路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把既有客运线的能力腾出来,发展货物运输。也许这样的思路将被放之于未来的东南亚国家,即它们也将实现"客货运输分流"。”
“高速铁路的发展无疑会对沿线经济,特别是停靠城市的经济起到无比巨大的促进作用。”东南亚的华裔学者黎明远说,“但其负面因素也不可忽略,主要包括较高的造价可能给经济带来负担,同时也需要谨慎地处理好征地时的赔偿和人权问题。”
各种各样的意见还有许多,一名长期居住在老挝古都琅勃拉邦的云南籍商人说:“以后无数的中国人将拥入神秘封闭的老挝,仅施工期间就会有10万工人到来。至于将来高铁正式通车,还会有源源不断的中国游客和商人到来。”在坚信“生意会越来越好做”的同时,“一部分老挝人对于中国人仍存在着戒备心理”。
铁路项目一波三折
2009年6月,包括中国在内的18个亚太经社委员会成员国签署的《泛亚铁路网政府协定》正式实施,上述三条从云南出境的“高铁”都将成为泛亚铁路的一部分。目前,中越、中老和中缅高铁中国国内段的设计时速都未超过200公里。昆明铁路局有关人员表示,中国新建铁路时速超过250公里才被称作“高铁”,而东南亚一些国家可能低于这个标准,即国际间对于“高铁”标准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因此称呼上也很难统一。
中老铁路项目可谓一波三折,2011年1月,出席中国-东盟外长会议的老挝外交部长通伦西苏里表示,耗资70亿美元的中老高铁整体设计工作已经完成,老挝境内段预计在当年4月25日开工建设,5年内建设完成。中国施工企业为此已经在万象设立了办事处,并且派出了施工队进驻老挝沿线,但工程却没有如期展开,老挝方面的消息称“是由于中国的资金不到位”。
而按照《万象时报》的消息,中老铁路最初设计是时速200公里,后来专家建议减至160公里,理由是沿途多为山区和丘陵地带,而货物运输的速度更被限制在120公里。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一名官员透露:“老挝许多官员一直对调低速度不太满意,认为既然要修就一步到位,免得以后还要再次返工,这些意见甚至成为工程停滞的原因之一。但出于投资、安全和管理等多方面的考虑,中国的铁路专家仍然坚持了意见,并最终说服了老挝官员。”
云南省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穆标说,“中国高铁技术是相对成熟的,完全具备了走向国际市场的实力,无论是东南亚相对经济落后的国家,还是其他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都不会轻易否定它。”
无论如何,中国通往老挝的铁路计划已经引爆原材料供应商的热情,《万象时报》报道称,2011年以来老挝国内已经出现水泥供应紧张。
2012年10月25日,老挝能源矿产部长苏里冯·达拉冯在接受道琼斯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中老铁路不仅可以将产自东南亚的矿产和原材料运往中国边境,而且也将成为泛亚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还透露,作为投资该项目的回报,中国将确保在2020年前实现每年获得约500万吨矿产资源的供应,主要是钾盐,以及包括木材和农产品在内的其他资源。
此外,老挝拥有丰富且未被开采的矿产资源,《万象时报》表示,虽然老挝目前主要出产铜和黄金,但还有10处未被充分开发的矿藏,能生产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钾盐以及其他矿物。
中老铁路原本计划为双方共有,老挝政府后来决定单方面拥有这条铁路的所有权,认为这对本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万象时报》称,该工程的破土动工仪式将于2012年11月第一周在老挝召开第九届亚欧峰会期间举行,预计在2017年完工。老挝政府网站发布了老挝副总理宋沙瓦·凌沙瓦的讲话称,70亿美元的项目融资将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
东南亚的华裔学者黎明远表示,如果没有中国和其他东盟富裕国家的支持,老挝自己是很难发展高铁。
喜忧交集的未来
老挝将向中国贷款修建铁路的消息还是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开始思考铁路将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及变化。
“建铁路、修大桥,感觉老挝很欢迎,这跟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心态差不多。”长期往返于湄公河流域,与老挝居民打交道频繁的中国船长吴德昌说,“如果未来铁路修通,做水路生意的老板会有点担心,但做陆路生意的老板会欢迎,这都是基于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的。”
70亿美元贷款对于老挝不是个小数目,令很多人担心其以后的偿还能力。黎明远说:“老挝每年的财政收入有限,偿还这样的巨额资金显然很难。”
黎明远也认为,中国决定帮助老挝,显然不仅仅拘泥于短期商业层面的考虑,众所周知东南亚地区对于中国未来发展越来越举足轻重。
吴德昌表示,之所以老挝作出这样的重大决定,是因为需要快速发展经济。此前,老挝的发展模式被国际社会称作“资源换资本”模式。长期关注东南亚事务的美国学者张杰生表示,老挝从2009年开始推这样的发展模式,遭遇到许多非议。
张杰生表示,理论上“资源换资本政策”还是有可行性,但中老铁路项目应该吸取经验教训,确保实施项目前能设计好一个老挝政府和民众都能够接受的开发方案,防范投资的社会风险。
“几年后高铁建成,对于老挝这样的贫穷国家肯定属于比较严重的超前发展,可能会经济效益不高甚至亏损。”穆标说,“政治意义的考量不能完全脱离经济力量的实际支撑,如果单纯从财务分析的角度看,铁路行业的两个指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明显低于其他行业,而这两个指标主要用来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由于铁路盈利的时间周期过长,是否盈利也存在变数。”
长期在东南亚从事法律工作的中国籍律师褚建富表示,在完成对东南亚高铁的整体结构框架设计之后,中国更需要一个严谨的法律框架来保护高铁在东南亚的平稳运营,“这样的框架可能会需要完备的国际条约体系以及各运营主体间的合同,如果需要各东道国予以国内立法的话,中国也应该推动东南亚各国在这些方面的立法进程”。
中国的铁路外交
不仅仅是东南亚,中国计划在10-15年后将高铁网延伸到17个国家,包括伦敦至北京最终也会建成高速铁路。
2010年,中国铁路建设计划已经扩展到其他大陆,包括南非、阿根廷、巴西以及美国,中国还与伊朗签署了一项22亿美元的铁路建设协议,并正在游说英国购买或租赁中国制造的高铁列车,用于英国的第二条高铁线路。2011年2月22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华期间,与胡锦涛主席签署了一份高铁合作备忘录,计划在4年内建成连接该国两个最大城市之间的高速铁路。
在2011年1月召开的中国“全国铁路工作会议”披露,近两年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元首、政要和代表团考察了中国的高速铁路,在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不少国家与中国签订了双边合作文件。中国铁道部已经成立了中美、中加、中俄等境外合作项目协调组,组织国内有关企业开拓境外铁路工程承包和装备出口市场,取得了重要成果。
目前,中国已经跟多国政府签订了铁路合作协议,并开始向那些有需求的国家输出技术,帮助他们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这种独有的“铁路外交”风头正劲,已被外界称为“中国外交的一翼”。
不过,东南亚对中国存在的戒备心理以及实际的利益考量,中国的铁路外交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东盟交通不仅仅取决于中国的高铁延伸计划。事实上,东盟国家内部也在积极讨论交通连接问题,并且制订了“连接东盟”总体规划公布在其官方网站上。显然,中国与东盟未来在公路、铁路、海运和航空的立体连接,将使彼此人流、物流的交往更加便利。
为了增强双方在基础设施、能源资源、信息通信等领域的投资合作,由中国发起设立了总规模为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该基金首期募资10亿美元,已于2010年3月正式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