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9月11日,在中俄国家领导人会谈中透露,两国联合研制远程宽体客机和重型直升机等大项目合作又取得新进展。航空专家徐勇凌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目前,全球的民用航空基本上被欧洲的空客公司和美国的波音公司所垄断,中俄在航空领域的技术合作应该形成欧美之间那样的常态化合作机制,力争发展成航空领域的第三大集团。
需求就在于它们的“不可替代”性
远程宽体客机主要是指航程6000公里以上、起飞重量200吨以上的飞机。据徐勇凌介绍,目前飞机的长度最长不过六七十米,因此宽度对飞机载重量是非常重要的。
对民用航空而言,除了安全性、舒适性之外,经济性是运营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远程宽体客机的载重量越大,相比之下,其每公里的耗油量相对越小,可有效降低民用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
从军用航空来讲,无论是人员投送还是后勤装备补给,都要求飞机有很大的空间和载重量,徐勇凌说,运输机在投送过程中非常容易被攻击,飞机的载重量越大,运送同样数量的装备物资和兵力所需投送的次数就越少,补给线的安全性就越高。
此外,有些任务只有大型客机能够完成。据徐勇凌介绍,我国首次整机引进德国技术高铁车厢时,就租用了起飞重量超过600吨的安-225运输机,将重达数百吨的高铁车厢一站从柏林运到了北京,“这样的任务其他任何装备都无法完成,我们对它(远程宽体客机)的需求就在于它的不可替代性。”徐勇凌说。
重型直升机在科考探险、救火救灾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徐勇凌指出,固定翼飞机对降落场地有非常高的要求,而直升飞机不但可以低空空投,大大提高了空投的定点准确率,而且可以垂直起降,直接到达地形复杂、固定翼飞机无法降落的地方,“这些都是固定翼飞机无法替代的。”徐勇凌如是说。
中俄合作将1+1>2
目前,全球的民用航空基本上被欧洲的空客公司和美国的波音公司所垄断,中国的民用航空飞机也基本上都是从欧洲或美国进口,“这两个公司不但技术和经济上形成了垄断,甚至从战略层面对全球的重型航空装备进行控制。如今的中国在维护亚洲和全球和平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重型装备的缺失,会使国家在一些重要领域受制于人。”徐勇凌如是说。
徐勇凌指出,大型航空运输装备的研制生产不仅仅涉及制造大型锻造件,关键在于它复杂的结构设计和气动力设计。目前全球的大型运输装备几乎都是美国和俄罗斯生产的,即使航空工业能力强大的欧洲,在大型运输装备方面能力仍然有限。俄罗斯在宽体运输机方面的技术全球一流,而中国又有着巨大的需求和市场,比俄罗斯的本土市场要大得多,因此中俄两国的合作将会有1加1大于2的效果。
中俄可共建航空领域第三大集团
目前,大型运输装备的生产都是采用国际合作的模式,将不同的部件分包给不同的公司,“这样有利于不同公司发挥各自的专业水准。”徐勇凌说,“另一方面,两到三家公司之间的竞争和交流将更快地推进技术的发展。
过去中美两国在航空方面有过合作,但未能常态化,近来,我国和俄罗斯在军机方面的合作有所增多,“中俄将来除了继续维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外,在科技、尤其是航空领域的技术合作应该形成像欧美之间那样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力争在欧美两大体系之外构成一个新的体系,成为航空领域的第三大集团,这对全球的科技和战略平衡都非常重要。”徐勇凌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