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陈峰:海航20年的资本狂飙路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5-6 10:30:00 京华时报

导读:到2030年,收入将达1.5万亿元,进入世界500强的50名。在海航创业20周年大庆之际,海航集团宣布对慈航基金会完成第一期价值30亿元股权的转让,陈峰认为,海航将朝公众型企业转型,海航来源于社会,最终归于社会。

  “我已经回答过无数次了……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得很疲倦了。”在喜气洋洋的海航集团成立2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当再次被问到关于资金链危机的问题,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无奈地如是回答。不过,跟十年前陈峰说“中国人看不懂海航”时略带孤傲的姿态相比,如今他表现出了想让更多人了解海航集团的热情。

  1993年的5月2日,海南省航空公司第一条航线——“海口至北京”航线开航,陈峰以空中乘务员的身份亲自为乘客提供服务。20年后的5月2日,在重温首航航班上,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璐和副总裁谢皓明代替陈峰,为乘客“斟茶倒水”。

  现年60岁的陈峰目送着这架波音737腾空而起。由一家地方航空公司,发展为拥有航空、实业、金融、旅业、物流五大板块的大型企业集团,20年来,海航总收入由1993年开航时的1.17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1277亿元,资产规模从12.4亿元增长至3600亿元,员工人数超10万。20年来带领海航一路狂飙,陈峰心中有着更大的“海航梦”。

  起家:“说”来飞机

  “在收入规模上,到2020年海航集团的收入将达8000亿到1万亿元左右,进入世界500强的100名;到2030年,收入将达1.5万亿元,进入世界500强的50名。”当陈峰宣告这一雄心壮志时,不忘回忆创业伊始,许多人给他起了“陈疯子”的外号,“(别人看来)简直疯了,在中国,航空公司是最难做成功的企业之一”。

  1953年生人陈峰于1984年从联邦德国汉莎航空运输管理学院顺利毕业后,在中国民航局工作,再后来因参与中农信的农村改革试验、用化肥合同换来世界银行3亿美元的贷款而小有名气。1988年海南正式建省,当时的海南省省长找到了懂民航的陈峰,迫切希望海南省建立起自己的航空公司。用陈峰的话说,自己是“临危受命”为海南省省长航空事务助理。

  1990年,唤来王健、陈文理、谭向东和李菁等人后,“海航梦”艰难萌芽。

  “当年老省长给了我1000万元人民币,我跟省长说,你这不是害我吗,1000万连飞机的翅膀都买不了。”缺钱,令海航从创业伊始就练就了惊人的借钱技能。

  陈峰当年找银行贷款买飞机时,银行对航空行业不了解,他就讲道:“飞机从海南到北京一张票1000块,可以装150人,来回就是30万,一天再飞个北京,再飞个广州,去掉成本一天就挣45万。”银行问到反担保对象是谁时,陈峰表示,如果还不起钱,就以飞机抵债。作产权登记时,飞机这一资产划在了海航的账上,很长一段时间里,海航每向银行贷款买一架飞机,再把飞机抵押买第二架飞机,以此再抵押买到更多的飞机……

  求生:出岛猎食

  资金、航线各种资源的匮乏,令以陈峰为首的海航创始人从一开始就学会抓住一切政策资源。1992年,中央政府批准在部分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改造,陈峰掌舵的海南省航空公司主动向省政府提出了申请。1993年,海南省航空公司与17家法人单位为发起人,定向募集2.5亿元,通过股份改造成为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当时地方航空公司的一般发展模式是“支线开飞”。陈峰却顶住海南省和民航系统相关领导的压力,一反常态,通过租赁先后引进4架波音737飞机,在1993年开通海口至北京、上海等主要大中城市的15条航线,当年主营销售收入达1.173亿元,利润总额为6876万元。

  促使海航从地方航空公司发展为全国航空公司的契机是2000年民航总局推动的全行业战略重组,这也是后来海航摊子越铺越大的背后逻辑——大,意味着安全。重组大潮中,很多地方性航空公司被三大国有航空巨头吞并。陈峰直言,当年主动“出岛猎食”就是为了不被“吃掉”。

  2003年的非典冲击令连续10年盈利的海南航空亏损15亿元,陈峰意识到航空运输盈利的脆弱性。2003年9月28日,海航正式宣布全面实施产业链延伸和多元化转型。

  转型的过程中,陈峰毫不掩饰对并购手段的青睐。而海航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出手之频令人瞠目,其已成功收入囊中的包括香港航空和香港快运(原名中富航空和港联航空)、澳大利亚Allco航空业务、香港美辉证券、集装箱租赁公司GE Seaco、土耳其ACT货运航空公司、法国蓝鹰航空……海航的收购触角甚至伸到美国纽约曼哈顿和澳大利亚悉尼商区的写字楼。截至2012年底,海航集团境外实体企业达28家,总资产为752亿元,占集团总资产21%。

  融资:疯狂腾挪

  海航并购扩张的钱从哪里来?答案是融资借钱。

  “女士们先生们,我想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我想告诉你们我是如何用一百万美元把这个航空公司发展起来的……”1995年陈峰十进华尔街的故事在中国航空界人人耳熟能详。通过施展十三岁在北京天桥学说书的才华,陈峰得到了量子基金的2500万美元。此次海外募资,使海航成为了中外合资企业。

  十进华尔街只不过是海航集团融资洪流中的一朵小浪花。海航集团不放过中国资本市场的任何机会。1993年6月3日,海南航空法人股在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系统)正式上市交易,成为首家上市的中国航空公司,初在资本市场试水的陈峰没少收到股民寄来的子弹以及扬言炸飞机的信件。

  如今海航集团下属上市公司至少包括海南航空、九龙山、美兰机场H股、西安民生、易食股份、ST筑信、绿景控股、渤海租赁、SST天还等9家。如果大新华航空在港IPO的计划没有流产,海航集团的资本版图还将是另外一副模样。

  海航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多年来肩负着给集团输血的作用。在资本运作与实业的互动中,海航的经典吸金模式是融资、扩张、上市;再融资,再扩张,再造资本运作平台。其中资产与股权抵押、系统内资金流动、信托与基金融资等多种方式令人眼花缭乱,银行的贷款也是海航极为看重的。

  聚焦

  疯狂腾挪背后的资金链疑云

  “我从来不做资本市场,一只股票没买过,我是运用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力量来发展我们的实业,我从来不拿钱来炒股票。”由海航融资借钱引发的质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惯性爆发。陈峰一再强调海航的资本运作完全是为了做实业。

  这些年来,关于海航集团的质疑主要在于:信托、债券项目似乎已将上市公司及集团各类资产抵押殆尽,密集的融资借钱似乎是借新债还旧债、拆东墙补西墙,一系列的资本运作似乎是为融资制造题材。

  在20周年的新闻发布会上,又被质疑资金链危机,陈峰收敛了一贯的笑容:“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过无数次了。你想20多年了海航资金链真断裂,还能发展到现在?银行给我们的3200亿元授信额度,要是资金链断了银行还敢跟你打交道吗?注意,我们收入年增长44%是什么概念,意味着大量的正现金流,这是最重要的。”他把问题抛给了深谙金融资本的海航集团总裁谭向东,“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得很疲倦了,请我们总裁回答好了”。

  谭向东称:“关于现金流管理的问题,我老跟银行说,你们不要老看企业盈利不盈利,这不是银行的事,不盈利还你钱也可以呀,所以你别着急。”

  谭向东分析道,航空不是暴利企业,但是现金流非常好,商业板块也如此。“盈利好而现金流欠佳的企业是金融企业,我们的金融板块利润非常大,融资的现金流也可以对实体经济进行支持。造船企业有点反周期,没有关系,我对船运和船舶生产有八年抗战的心理准备。而且我们海航有地,手里的地太多了,你就说海口大英山的地,三千亩在我们的手里12年,将来是海口的CBD,当时11万一亩,现在500万也不给你,只给政府。还有三亚凤凰机场的地……”

  “集团内各个板块盈亏互补,企业结构如果达到平衡,再加上资本市场的运作,不同的产业可以寻求平衡。当然了,这是一门艺术,跟踩钢丝一样。”谭向东表示。

  2009-2011年,海航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5.01%、78.17%和79.61%。陈峰透露,2012年集团负债率保持在79%,还有降低空间,“负债率要和产业、时间、发展目标相结合,关键在于企业正常现金流的运作”。

  对话

  陈峰:会继续关停并转旗下企业

  问:现在海航集团的股权结构是怎么样的?

  答:海航集团的股权结构基本上是7个创始人再加上少量的境外投资者,构成了集团的股权结构。现在7个创始人把自己拥有的共20%的股权捐给了慈航基金会,捐的不是资金,是股权,股权在海航集团的收益用于慈善事业,变成永动机。慈航基金会成为了海航集团的单一最大股东,该基金会将按国家慈善基金会的要求管理运作。海航集团将按照现代公司法的要求,董事会、股东大会赋予的权力,依法经营,按公司法进行管理决策,慈航基金会据公司法发挥单一大股东的职责。

  问:海航集团在海外并购中如何防范风险?

  答:我们外国并购最大的风险在于,经验和人才与国际一流水平还有不少差距。但我们可以利用国际的成熟人才,国际社会的成熟机制和中介的力量、职业经理人等。某种意义上说,国际兼并的风险比国内还小,国内很多企业透明度不高。所有事情都谈完了,冷不丁哪天又冒出一个官司,真弄不清楚。而外国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法律规定清晰、执法环境较好。

  问:未来海航集团是否还有大规模关停企业的计划?(此前因扩张“失速”,海航集团从2011年到现在关停并转230多家企业)

  答:关停企业是我们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寻求自己的核心产业就像人在不断地清理自己一样,跑马圈地以后,不断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大公司有大公司的效率问题,但小公司干不了大公司的事,这形成了我们优化提升的战略思考,海航集团在高速发展和转型中清理了大批企业,今后我们还会做关停并转,但这么大规模的不会了,因为产业结构已基本成熟了。

  问:据说陈总信佛,您觉得海航浮躁吗?

  答:我首先得说明,我是党员,信仰共产主义。“三个代表”代表人类的一切先进文化,中国文化的内涵告诉我们生命的本质,人在天地之间做人做事的原则,这和共产主义没有矛盾。我认为文化的内涵,可以归纳为北宋大儒张横渠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人们常念这四句话,会大大降低浮躁的心。人们如果生活在贪欲之中,只注重物质利益和感官需求,人会永远浮躁。所以自己的心能够和天地之心相交融,他就能达到平静的心和有追求的境界。

  人物素描

  备受争议的海航代言人

  将海口海航大厦打造成一尊佛像,钟爱穿一袭白素麻衣,每天坚持用毛笔书写不少于500字读书笔记的陈峰,视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瑾为知音。他更要求海航每个员工都能熟练背诵南怀瑾为海航制定的企业文化守则《同仁共勉十条》。他不无骄傲地说:“我在法国蓝鹰航空做企业文化讲座时,讲完海航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后,法国蓝鹰上百号员工群情振奋,集体背诵法文版的海航员工《同仁共勉十条守则》。”

  不过,多年研究国学的陈峰依然有着一股“江湖气”,例如海航的内部有着“重奖重罚”的薪酬制度。2010年海南航空全体员工及大新华等相关公司员工获重奖3.26亿元,其中海南航空几位高管获得300万至1000万巨奖;2011年大新华物流因战略失误亏损,该产业集团21名高管被严惩。又如,受政府之命创业的陈峰比任何人都要懂得政府以及政策资源的重要性,海航扩张版图中,少不了各地政府的身影。

  因海航多年来凌厉的扩张之势和疯狂的资本运作,陈峰被称为“手持佛珠的争斗者”,他曾吐露心迹道:“我这一生经常是受争议……往往有时候自己做的事情未必别人都那么理解。”

  在海航创业20周年大庆之际,海航集团宣布对慈航基金会完成第一期价值30亿元股权的转让,陈峰认为,海航将朝公众型企业转型,海航来源于社会,最终归于社会。如今海航集团这一庞大的神秘帝国的转型,意味着企业经营信息要更透明,运作要更规范。近几年来,陈峰不遗余力对海航追求真善美和谐的海航文化的推崇和宣传,或许正是在解开他曾说的“看不懂海航”的谜语。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