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7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花落郑州,标志着郑州进入“空港时代”。航空港的建设不仅将改变人们的出行模式,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那些红利的创造者,比如活跃在港区一线的招商人员,20余万富士康产业工人,抢先布局的房地产开发商,正雄心勃勃地借势航空港拓展产业格局。在沪创业的河南籍企业家也有意向来港区投资,还有那些渴望一展宏图的求职者。
这里,起飞的不仅是飞机……
A
给东南飞的“孔雀”指路
“忙,这会儿在接待客商,一会儿给你回过去。”
电话那头,赵斐低声地答复着记者。停了一会,记者手机铃声响起,接通之后,轻柔甜美的语声回荡在耳边,“您好!今天接待了两三拨客商,忙里偷闲给您回个电话。”
赵斐,一个美丽、干练的姑娘,在郑州航空港区从事招商工作。三年前,她刚来航空港区工作的时候,满眼看到的是刺槐林和枣树林,想买个商品房都没有新楼盘,更别说有客商前来投资了。
赵斐的记忆里,有两个分水岭,一个是2011年3月14日,富士康郑州架线生产;一个是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富士康架线生产后,像俄罗斯空桥、联合包裹、中外运,放在过去请都请不来的国际货运、物流巨头,主动前来洽谈合作。《发展规划》批复后,美国硅谷美华科技商会、深圳投资商会、工信科技产业集团、尚荣医疗股份等中外企业的国际总裁、大中华区总裁以及企业家团队,竞相前来商讨投资事宜。
这里,有富士康的磁场效应、有综保区的贸易通道、有新郑机场的空港平台,有人口大省的劳动力供给。更重要的是,还有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的政策优势。几乎每天都有客商前来考察,接电话、打报告、陪调研、写简报,赵斐忙得连脚跟都站不稳。
“沿海企业纷纷前来投资,航空港区位于郑州东南,这不要上演一出‘孔雀东南飞’呀。”听罢这话,赵斐如银铃般地笑声响在电话里,“我们干招商工作的,就是在给东南飞的‘孔雀’指路呢。”
B
记录“郑州速度”的“苹果”
阿荣是从深圳来郑州的,他是富士康集团的老员工了,说话声音轻轻的,粤语发音中的卷舌音已被郑州方言冲淡了,偶尔还是会冒出几句“我年纪大过你呀”、“你吃先呀”等习惯性粤味语序。
从苹果1用到苹果5,许多隐藏功能都被阿荣玩得很拽儿。他有写备忘录的习惯,喜欢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记录在苹果手机上,这习惯一不小心记录下了“郑州速度”:2010年9月16日,富士康郑州厂区动工;2010年10月24日,国务院批准成立新郑综合保税区;2011年1月21日,富士康郑州架线生产;2011年12月31日,郑州总出货达标2050万台;2012年3月29日,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来访;2012年9月6日,第5代产品出货;2012年12月31日,量产目标超过6000万台。2013年3月7日,国家发改委批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
从0到6000万台,郑州用了2年,这速度算不算快?面对记者的提问,阿荣翻开了一条备忘录:展望2013,富士康郑州员工备起目标:全球发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制造基地。“如果不快,怎敢领跑全球?”
“郑州速度”远不止一条跑道,郑州航空港计划以富士康项目为龙头,以智能手机终端制造为突破口,积极引进液晶薄膜面板、触摸屏组件、手机锂电池、摄像头、耳机等一系列配套项目。同时,深化与富士康合作,吸引带动电子零组件制造商及物流厂商入驻,全力推动富士康产业园项目。
与阿荣挥手告别时,他微笑着调侃说:“产业园奠基的时候,我会继续记录‘郑州速度’噢,不过手机可能要换成苹果5S或6了。”
C
“流水线”上制造的“城市”
“3年前,这里是一片刺槐林,坡地上还不时有野兔子出没。”刚来这里选址布局的情景,河南裕鸿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安敬平记忆犹新,当时几乎没有人能理解她的眼光。
刚寒暄片刻坐下,手机铃声不时打断她的思路,谈话在回忆与现实间转换。“刚来这里的时候,晚上从机场高速回市区,只有迎宾大道的路灯是亮的,其余的道路没有路灯、没有名字,街上看到个行人都很难。”安敬平说。
这是一个空港重塑区域经济版图的时代,房地产商的感触最灵敏。从2010年9月16日,富士康郑州厂区开始破土动工之后,变化开始悄然发生了,天祥、诚创、坤和鑫宇……房地产商竞相来港区投资,一个个新楼盘拔地而起。2012年12月31日,苹果手机量产目标超过6000万台时,航空港区的常住人口从最初的7万人增至40万人,翻了近6倍,原有的基础设施已远不能满足生活配套需求。“开车在路上,看见的塔吊车比行人都多,这里的工地都是24小时不间歇施工。”安敬平打了一个比喻说,就像一个个机器人在流水线上赶制一座城市。
富士康项目将带动100多个产业、400多个配套企业落户郑州。这些企业需要大量的办公用房和住宅,也需要购物、休闲、娱乐的广场,以及接待客商的酒店。以上需求就是裕鸿世界港、裕鸿商务公园项目的定位,这条“流水线”上的风景,安敬平3年前就看到了。
展望实验区商贸建设,安敬平又瞄准了奥特莱斯项目。她说,机场是高端人群的聚集地,航空港区又有海关的贸易优势,这里将是北京的燕莎,上海的青浦。
延伸阅读
ZhengZhou
遇见ShangHai
遇见
ShangHai
一个投资人的故事
上海科宝智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兼上海金水投资公司的董事长朱仁明告诉记者,选择来上海创业投资,有两点很重要,一是生活环境好,二是办事讲规矩。朱仁明口中“讲规矩”,用再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他来上海十几年了,几乎不认识税务局的人。
“有什么需要我们提供服务的吗?”这是他们与政府部门打交道,听到最多的话。
得知家乡建设航空港的消息,怀着报效桑梓的热忱,朱仁明有意来港区投资。他说,医疗器械产品的第三方物流储运,是医疗器械经营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在河南,像国药集团等企业的医药物流做得很好,但专业做医疗器械物流的企业还是空白。揣着7个亿的资金,投资建设郑州国际医疗园,把相关健康产业的研发、经营、服务、物流等聚集于一起,这就是他想为家乡做的事儿,这也是国内首个健康产业综合区。
准备何时回家乡投资?面对记者的追问,朱仁明爽朗地笑道:“就在今年,但是有两个条件,一是生活环境好,二是办事讲规矩。”
业界点评
航空产业需要人才支撑
5月5日,由省人力资源厅、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专场招聘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大卫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急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张大卫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主要定位是发展高端航空港建设产业体系,它不可能是低水平或是简单重复的产业,必须以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中心。在这个区域内打造全球性的产品供应链中心,就需要大量的人才去支撑发展。但从我省人才储备的情况和人才培养的结构来看,目前还很不适应。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获批之后,对很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但对整个人才的需求,既是急迫的又是长期的。从现在规划的415平方公里,到航空基地,航空运输业包括航空物流及其相关产业、航空制造业关联性的产业以及航空都市,这些从建设到将来的运营管理,是一个逐步释放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引进中高端人才,特别是高端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但大量的外来高层次人员到郑州航空港区就业以后,有没有适合他们的发展环境,适合其家属、子女生活就业上学的人文环境等,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抓紧要研究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梯队。教育部门正在积极地做这件事情,涉及人才培养的计划,高校高职院系的部分调整等。目前要加快航空金融、航空物流、服务外包以及相关管理人才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