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支线机场建设狂潮:5年投资4200亿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2-12-10 11:02:00 中国网

导读:事实上,除了云南,在更广袤的内地,更多支线机场正在建设,或规划中。而十一五期间可能出现的中国机场建设的热潮,只是对之前已经形成的中国机场建设热潮的延续。

  事实上,除了云南,在更广袤的内地,更多支线机场正在建设,或规划中。而十一五期间可能出现的中国机场建设的热潮,只是对之前已经形成的中国机场建设热潮的延续。 

  2002年,国务院批准《民航体制改革方案》,民航机场开始实行属地化管理。地方政府推动机场建设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2009年7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正式开始实施。该份“条例”首次明确了民用机场的公共基础设施定位,这意味着民用机场需兼顾更多公益性的职责。民用机场建设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支线机场建设,在国防、抢险救灾等通用运输功能上更为凸显。这个定位更刺激了地方政府兴建支线机场的热情。 

  民航局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机场建设项目达140余个。根据2011年4月初中国民航局发布的《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在2010年底中国现有175个机场的基础上,运输机场数量将达到230个以上。 

  地方发展支线机场热情高背后,原因多重,目标多样。 

  机场建设本身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城市的第一张名片,提升了所在地的知名度,促进了机场所在州市县其它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包括连接机场与市区或县城的高速公路,提高当地道路网的水平。另外,与机场建设工程同时进行的一些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如供水、供电、通信、排水、污水纳管等市政公用项目也积极跟进,对沿线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机场通航还极大地转变了当地人的生活观念,改变了人民的思维与生活方式,从而提高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 

  中国民用航空局西北地区管理局局长王志清认为,航空运输业与地方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地方经济的繁荣释放了航空运输的需求,增加了客源;另一方面,航空运输的发展也拉动了地方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王志清曾做过一个课题:按照2006年的全国数据测算,每百万旅客能够为当地带来18.1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效益,为当地带来5367个就业岗位,一个直接就业岗位能产生七个间接就业岗位;机场每直接创造一亿元的经济效益,就可能给当地带来5.4亿元的经济效益。 

  就这几年广受争议的支线机场和支线航空而言,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曹小曙对记者分析,支线机场可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有利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完善城市功能,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空中通道,也是地方对外的形象标志性窗口之一。此外,支线机场可以增加与内地大城市间交流,突破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促进对外沟通和交流。改善投资环境,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而且,纵然是在高铁在中国兴起的同时,通过支线机场的建设来完善当地的交通体系,也被认为更经济,机场建设比高铁建设投资小,效益更为直接。 

  国家民航局财务司的内部资料称,“建一座3公里跑道的机场,周期一般是两年左右便可发挥效用,投入额约为3亿至5亿元。在平原地区,如果修一条3公里的高速公路,投入额一般在3亿元以上;修一条3公里的高速铁路,投入额约4.5亿左右(高原地区投入更高)。可见,修高速公路或高铁的投入与建造一个机场的投入大致相当。 

  在研究者和民航领域的决策者看来,支线航空运输具备投资少、见效快、通达性强的特点,尤其适合中西部和东北部等地质结构复杂、地理位置偏远地区。而出于招商引资的考虑,即使是支线机场也比高速公路更上档次。 

  于是,包括中国支线机场在内的中国机场建设终于上演了大爆发的一幕。 

本文关键词:机场,建设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