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用航空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通用航空增长势头强劲。民航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尤其是添置飞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飞机租赁业也就应运而生。截至2012年9月,国内航空公司的运输飞机达1907架,其中58%的飞机是通过金融融资和租赁取得的,飞机租赁成为民航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节约成本的重要手段。”
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航空金融发展(东疆)国际论坛上,记者获悉,自2009年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探索开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单机融资租赁业务以来,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发挥“区港一体”、“境内关外”的政策功能优势,先后创新推出保税租赁、离岸租赁、出口租赁、资产包转让租赁等多种业务结构,逐步确立了“东疆租赁模式”,成为我国融资租赁特别是飞机租赁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平台和缩影。 截至今年9月,东疆保税港区累计注册租赁企业345家,其中单机公司231家;累计完成97架飞机、7台飞机发动机的租赁业务;累计帮助各类租赁企业借用中长期外债约7.5亿美元;累计实现租赁资产总额约合50亿美元。
“东疆模式”助推租赁业发展
2011年5月,《国务院关于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的批复》鼓励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推进租赁业务先行先试。东疆保税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飞机租赁业务,东疆在租赁项目子公司管控、飞机引进指标、外债指标规模、优惠税率安排、出口退税政策等各方面率先实现了创新突破,为国内航空公司和租赁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发挥了切实的助推作用。同时,不断优化租赁产业政策环境,拓宽航空投融资渠道,聚集现代航空金融产业要素,着力打造国家飞机租赁创新试点区。
今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改善金融服务,制订完善相关政策,支持国内航空租赁业发展。为适应民航快速发展的要求,未来若干年,航空公司将继续扩充机队的规模,这将是航空租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据业内预测,到2025年,我国航空租赁市场容量将达到1300亿美元左右,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中航协通用航空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民航大学校长吴桐水认为,目前,东疆保税港区是我国航空租赁业发展最具规模、配套最为完善的区域,但就整体行业而言,国内租赁公司仅占国内飞机租赁市场10%左右,与国外相比显然差距很大。他说:“截至今年上半年,外资航空租赁企业占据87%的国内市场份额,国外航空租赁企业机队规模庞大,全球最大的两家专业航空租赁公司——通用电器金融航空服务部和美国国际金融租赁公司的机队规模分别为1800架和1093架,航空租赁业务模式齐全,包括融资租赁、经营租赁、售后回租等,市场网络涵盖全球各个国家的航空公司。反观国内航空租赁企业,在规模、航空业务模式、运营经验等方面都与国外同行存在差距,突出表现在机队规模较小、运营管理经验匮乏、市场网络窄小和人才短缺等。他希望,东疆在金融、税收等领域继续突破创新,助推国内飞机租赁企业做大做强。”
行业瓶颈急需突破
随着租赁行业的快速发展,航空企业对租赁需求也在增长,但是飞机租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税收、融资、流通等很多瓶颈。
“相对于其他资产而言,租赁资产在现阶段的转让存在一定困难,每家租赁公司的客观标准和租赁合同文本都不同,租赁资产转让价格偏低,这就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市场,提取出共同文本进行标准化。”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总经理丁化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研究如何提升租赁资产的流动性,降低其风险,并鼓励企业都来加入租赁的统一市场,把转让的需求及市场的要求集中起来,实现信息的良性循环,从而有效兑现。”
吴桐水告诉记者,国内航空租赁业交纳的税收种类比较多,有营业税、企业所得税、预提所得税、进口增值税等,且税率偏高,不同租赁方式之间税率差别大,使得国内航空租赁企业综合税负高于国外同行,导致国内市场被国外租赁公司大规模占据,制约了国内航空租赁业的发展。同时,租赁企业购买飞机需要进口,进口需要外汇,国内外汇融资获取比较难,成本也高,虽然银行系统的租赁公司可以从母行申请购买外汇,但有额度限制,非银行系统的租赁企业根本没有多少购汇的渠道,即使买到外汇成本也比较高,盈利空间很小。
此外,吴桐水表示,目前我国航空租赁市场还是以大型飞机租赁为主,随着空域的逐步开放,相比大型飞机在进口税费上并不占优势的私人飞机、公务机等通用航空器也将会多起来。航空租赁是我国航空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需要相关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调整,尽快出台有利于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