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机场”新模式让公共服务真正姓“公”
www.jctrans.com 2008-9-23 9:54:00 《信息时报》
作为公共服务体系中一部分,国内民航业一直走着高端化、贵族化的路线。各地的机场、候机楼一个比一个气派、豪华。水涨船高,各航空公司的机票也因此居高不下,以至于出行坐飞机成了少数人的专利。但是,随着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入,廉价飞行服务离普通公众已越来越近。 最新一期的《中国经济周刊》报道说:郑州欲建国内首家“廉价机场”。目前已有春秋航空有限公司(Spring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春秋航空”)、亚洲航空公司(AirAsia Berhad)、欣丰虎航空公司(Tiger Airways Pte Ltd)等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积极接洽。春秋航空董事长称,如果政策允许,希望在郑州推出1元机票。 事实证明,“廉价机场”并不缺乏市场基础。据媒体报道,早在今年3月,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就建成了国内首家“廉价航空候机楼”。此后,国内多家机场也纷纷建设或筹划建设“廉价航空候机楼”。这种旨在“为国内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运营提供保障”的举措,一时被称为“郑州模式”。因于候机楼成本的降低,航空公司运营成本也会随之降低,因此能让更多人接受到低价位机票,确实让不少人感受到了民航带来的便利和好处。而国内首家推出一元机票的春秋航空公司,非但没有亏损,而且业绩不断攀升。 从现实看来,目前呼声甚高的“廉价机场”与传统的机场相比,并没有多少劣势。对此春秋航空发言人一语道破玄机:廉价候机楼并不简陋,而是不再“豪华”。尽管公共服务的本质要求服务品质不断提升,但归根到底,还是应首先满足“公共”的需要。也就是说,公共服务必须尽可能多地关照到更多社会群体。就目前看来,竞相走高档、豪华路线的国内机场、航空公司,在服务档次上的确有着不少的提升,但离公共服务的概念却渐行渐远。 当然,就目前国内的普遍形势看来,我们还不能对“廉价机场”抱过高的期望。高成本出高品质,依然是一个改变不了的传统观念,所以我们在对“廉价机场”翘首企盼的同时,也不能太过于乐观。有关方面,除了避免在奢华、排场上下功夫,尽可能多地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外,还要不断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廉价机场廉价而不劣质,平民化而不忽视安全性,使“廉价机场”既廉价又实用。唯有如此,飞机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体现公用事业的公共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