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差异化转型:产业升级的成都路径

www.jctrans.com 2014-5-13 15:44:00 第一财经日报

导读:今年一季度成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增速比全国、全省平均高2.5和2.0个百分点,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三位。

  作者:李秀中 

  4月28日,成都市新闻办发布称,今年一季度成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增速比全国、全省平均高2.5和2.0个百分点,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和汽车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13.6%。

  实际上,成都汽车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领先增长的态势日益明显,2013年全年对工业增长贡献近七成。随着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中嘉汽车(沃尔沃)等知名品牌整车生产企业在蓉聚集发展,以及鸿富锦、仁宝、纬创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这两大产业已成为成都工业异军突起的突破口。

  而在汽车和IT业崛起背后,则是成都依托其区域要素禀赋特点选择的一条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路径——成都提出了工业“1313”发展战略。即构建一个“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生态高效”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明确“突出发展、加快发展、优化发展”3个发展层级,重点推进13个产业。同时,成都全面深化改革“四化一驱动”的路线设计,令成都加快向着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目标迈进。

  电子和汽车的突破

  成都以前是消费型城市,没有什么工业基础。直到三线建设时期,一些重要企业内迁成都,同时国家投资新建了在成都的大中型骨干军工企业,成都才拥有了机械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和军事装备制造能力,成为全国四大电子基地之一和歼击机、雷达生产基地之一。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这些企业效益下滑,摆在成都面前的课题是,该如何调整结构突破内部困境,又该如何跨越式增长赢得外部的区域竞争?

  成都当地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成都是电子产业基地,但缺少制造环节,成都一直希望能在这个方面实现突破。更重要的是,成都希望以电子信息产业这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工业发展的突围。

  成都找到了英特尔。英特尔在成都建设的半导体芯片封装测试工厂,是英特尔继上海之后在国内设立的第二座封装测试工厂。这一投资计划当时在业内震动很大。对于成都而言,不仅在于世界500强企业和巨额投资这两点上,还在于英特尔落户带来的配套产业链,在于其对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长远作用。

  来成都投资的企业家们谈到为何选择成都投资时普遍认为,三线建设时期布局的电子产业为成都提供了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众多科研院所和高校则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队伍,同时相对较低的人力成本也是成都的比较优势。

  这也是成都要发展这一产业的原因所在,而且这些基础和条件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越发明显,当时电子信息产业大举进行转移,成都抓住这一机会,在那场招商战中成功吸引了戴尔、联想、富士康、仁宝和纬创等巨头企业落户,形成了电子信息完整产业链发展。

  目前,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已在集成电路、光电显示、计算机、网络通信、电子元器件、信息安全、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形成较强优势,成为中国软件名城、中西部地区最大的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基地、海峡两岸产业合作无线城市试点城市和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不仅如此,类似的效应在汽车产业上得到复制。“一汽-大众落户成都后拉开了汽车发展的序幕。2012年一汽-大众正式投产后开始了成都汽车产业的井喷发展。当年经开区汽车全产业收入1000亿元;2013年汽车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今年整车收入要突破1000亿元。”成都市经开区汽车产业投资服务局一汽-大众投资服务处处长谢兴云介绍。

  那么,成都为什么要发展汽车产业?“成都有市场优势,全市的汽车保有量2013年已位居全国城市中的第二位,并且成都在西部地区有很大的市场辐射功能;其次,成都拥有西华大学等众多大专院校,相关专业人才济济,而且人力成本相对较低。”谢兴云认为,成都正是依据这些条件支撑起了汽车产业。

  成都经开区是成都发展汽车产业的主要承载区,现在相继引进了一汽丰田、一汽-大众、中嘉沃尔沃、大运汽车等国内外知名整车企业和博世、蒂森克虏伯等290家关键零部件企业,初步形成了“十车七机”的汽车主导产业体系,初步搭建了150万辆整车产能的生产平台,目前入驻园区的世界500强企业达49家、上市公司达52家。

  而汽车产业的异军突起对成都产业结构和产值增长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统计显示,2013年,实现整车(整机)产量73.2万辆,增长95.1%,汽车业对成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41%,而今年目标是整车(整机)达到87万辆。

  显然,在这一阶段的产业突围中,成都充分发挥了比较优势,寻找到了突破的产业路径:依托原有产业基础优势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凭借市场优势和辐射功能发展汽车产业。

  差异化路径及创新驱动

  当然,纵向快速增长并不能掩盖横向的差距。对于产业现状,成都有着清晰的认识。

  成都市经信委对此有着专门的调研分析:成都的产业整体还处于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链条的中低端,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2012年产值还不够高,增加值虽为25.2%,但近年发展较快的重点终端产品以代工为主;快速增长的汽车产业总产值仅为上海的1/6,整车总产量不到全国的3%。

  不仅如此,当前形势下,来自外部的区域竞争更为激烈,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更为艰巨。成都面前的现实课题是:一方面,逐成本而居的电子代工企业仍有再迁徙的可能,另外一方面,美国的底特律又为发展汽车产业提出了警示。

  因此,成都的产业升级面临一个关口,未来之路如何走?

  成都市经信委在选择工业差异化转型发展方向时着重考量了四个因素:第一,成都仍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型的过渡期,尚未经过工业化充分发育,工业增加值率正处于“N”形发展的底部拐点,体量不大、产业不强是主要问题;第二,全球正处在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中,宏观经济形势依然偏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这两个因素都客观要求成都工业继续做大规模,提升增量。但另外两个因素则提示成都要另辟蹊径:一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经济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特别是转变发展方式、发挥市场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对成都工业提出了新要求;二是成都的资源禀赋、科技、资金、环境容量等要素制约以及国内各大城市产业发展同质性竞争现状,需要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

  为此,成都市经信委在综合分析成都产业发展基础、发展潜力、发展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成都工业“1313”发展战略,即构建一个“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生态高效”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明确“突出发展、加快发展、优化发展”3个发展层级,重点推进13个产业。

  具体而言就是,突出发展电子信息、轨道交通、汽车、石化等产业,打造成都工业发展的火车头;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培育成都工业发展的生力军;优化发展冶金、食品、建材、轻工等产业,锻造成都工业发展的压舱石。

  这一发展战略继续突出重中之重的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产业,提出力争到2017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建成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全市整车产量达到130万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0亿元以上。

  但与此同时,也要依据成都自身的资源禀赋布局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比如,成都下一步将重点以大型客机的机头大部件、喷气公务机、无人机、航空发动机等项目为龙头,加快进行航空机载、空管和地面设备及系统研制,大力发展航空维修、飞机改装和再制造,北斗导航等卫星运营服务系统等,努力打造我国航空航天产业的主要基地。

  今年2月,成都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就是要大力构建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实现更具活力、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产业要升级,创新是关键。成都将“四化一驱动”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即着眼市场化,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着眼法治化,加快构建现代城市治理体系;着眼现代化,加快构建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的制度体系;着眼国际化,加快构建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全域开放体系。

  在创新驱动上,成都全力构建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发挥成都高新区、经开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等创新区域的作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金创新机制,建立鼓励创新创造的人才机制。通过推进企业能力提升工程、产业升级牵引工程、区域创新示范工程、校(院)地协同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发展工程、创新生态优化工程等工程,加快科技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四川大学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邓玲认为,成都“创新驱动”思路包括了观念、文化、科技、金融、商业模式等多个方面,有顶层设计,有具体的试验区,更确立了企业这个创新主体。

  成都力图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差异化,转型,产业升级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